《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2、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4、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材料的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2、认识化学对金属材料发展的重要意义3、用量变到质变的唯物主义观认识合金的不同性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2、纯金属与合金现在的差异
[教学难点]1、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2、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教学方式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人类对于金属的使用,经历了从青铜器时期到铁器时代,铁和铜都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铝的使用只经历了100年的时间,但是由于铝的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使铝的使用广泛。非常开始大量使用,比如在建筑和航天业的使用。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金属?黄金、铜导线、温度计中的水银等纯金属,以及黄铜,白金、炊具等应用的铁合金,金属材料就包括纯金属以及组成他们的合金。[展示图片] 举例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使用金属的顺序,以及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理论
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2.举例说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3.知道合金的概念及常见的合金4.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差异 [回答]1金属的物理性质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什么样的关系3.合金是什么4.常见的合金有什么5.合金与纯金属性质有什么差异
学生根据表8—1讨论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参阅金属之最)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会怎样?观察实验8-1填表合金在许多方面性能优于纯金属,所以应用较纯金属广泛,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哟90多种,但合金的数量已达几千种。拓展应用: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A 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B 用于制造航天设备C 用来做保险丝D 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常温下金属大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大多数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导电、导热性)有延展性(可以拉成细丝可以展成薄片)有韧性大多数金属熔沸点高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应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铁硬度大银价格高钨丝熔点高价格贵,耐腐蚀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常见的合金有铁合金,包括生铁和钢,铝合金,铜合金,21世纪最重要的金属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 通过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是学生体会个别到一般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会金属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决定二、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三、合金的定义四、常见的合金五、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性质比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一些环节学生显得无事可干,有些松散。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多有涉及,这是一个好事,因为学习自己熟悉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固有的知识经验有时也会影响我们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先入为主的思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怎样扬长避短,既能利用已有的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欲望,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技术难题。探究式教学是化学课的主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实现探究目的,做好实验是基本要求,用好实验是关键。利用实验,层层深入。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而教学中要活学活用教材使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要避免流于延伸范围加深难度的误区。要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又能灵活运用它们,这就对问题的情境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问题时,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求知求实。课堂教学教程中,有实物展台、课件等可用手段,利用它们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要避免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不用过于追求教学模式与环节,要力争学生会了的不讲。这点初中老师不容易做到,要引起重视。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自己要更投入更活跃,学生才可能更活跃更投入,才能使他们在一个充满乐趣的时间和空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增强其学习意识,将是好为人师的永恒追求。
PAGE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