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囚歌》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囚歌》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18 20: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18.革命烈士诗两首
《囚歌》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读懂有比喻义的词和诗句。
3、体会内容中蕴涵的作者情感,学习先烈们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诗句意思,体会先烈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有比喻义的词和诗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搜集相关历史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集中营、11?27大屠杀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诗,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叶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为了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诗句意思,体会先烈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有比喻义的词和诗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解字导入新课
1、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介绍时代背景。如: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用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和你了解的知识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3、简介叶挺将军和渣滓洞监狱.
二、初读,质疑问难
1、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生字词语。
2、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一读。
3、全班齐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
4、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5、集体反馈,教师引导,理解诗歌的意思。
(1)“人”指坚持革命的革命者;“狗”指人民的叛徒、敌人的走狗。
(2)“一个声音”指敌人的欺骗利诱声。
(3)“地下的烈火”指孕育在人民之中的伟大的战斗力量。
(4)“永生”指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同辉,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三、品读诗句,体会感情
1、师:刚才我们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那么请找一找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勾画相关句子,想想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
2、设疑:叶挺渴望自由,敌人也说要给他自由,为什么叶挺又不要了呢?这不是矛盾吗?讨论刚才的问题。
3、交流,体会两个“自由”的不同,全班汇报。
重点理解:
人: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门:指革命者所要走的路。
狗:革命队伍里的叛徒。
狗洞子:出卖革命当叛徒所走的路。
一个声音: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
自由讨论。让学生体会出国民党反动派一面加紧对坚贞不屈的革命者进行迫害;一面诱惑革命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叛变投降。
师补充:介绍叶挺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的原因和狱中斗争事迹。并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最后由狱中难友传唱这首诗一事回到课题的“歌”字。
4、再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二小节诗,体会叶挺崇高的革命气节。
5、师:既然不能得到诗人所渴望的自由,那么他选择了什么作为人生的归宿?自由读第三节诗,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诗句.
地下的烈火:指革命的烈火.
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
虽然人的身躯在烈火和热血中燃烧了,但人的尊严,人的精神还在,它们将获得永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叶挺将军怎样的革命气节?(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该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的壮志豪情?(“地下的烈火”“一齐烧掉”“得到永生”等词语读时要铿锵有力,语气逐渐激昂,节奏加快。)
6、指名读,全班评析,学生再读。
四、总结全诗,指导朗读并背诵.
1、师总结全诗。
2、初步划出节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3、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名读——多形式读——背诵。
五、谈感想:
叶挺将军,我们想对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