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区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宁市中区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18 20: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古诗词默写(4分)
会当凌绝顶,
,恨别鸟惊心。
晴空一鹤排云上,
林空鹿饮溪。
铁马冰河入梦来。
2、走近名著(4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
在主人公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是:
3、读《下棋》选文,回答问题:(8分)
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斤斤计较而( )者,有不拘小节而( )者,有短兵相接做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 )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 )者,有一面下棋一面qiao骂者,但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了棋盘,而拳足交加。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ta视之,qu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han得可爱。
(1)根据拼音写汉字:qiào( ) 骂 排tà( )视之 qù( )不见人
hān( )得可爱 (4分)
(2)把下列词语(一步不让 同归于尽 因小失大 旗鼓相当)填入原文。(2分)
(3)请就本段中的语言特点做一些评价。(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解释下面的字词(4分)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绝境 具言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6、从文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人什么样的特点?(2分)

7、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向沙漠进军》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许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8、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3分)
9、选文中用到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它的作用。(4分)

10、文中第3段加点词“还”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从选文中看,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良策?(3分)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两个邮递员?????????????
王安忆 再早的时候,我们这里的邮递员是一个清秀的男孩,说话十分温和,对人也亲切。每当谁家有汇款或者挂号信,他便在楼下一声一声殷殷地叫着,等那人终于被叫醒,从窗口伸出头来答应着,他就总是说:“你慢慢的好了,不要紧的。”在我们的信箱前边,时常的排满了自行车,他就一辆一辆小心地搬开,挤身进去往信箱里投信。我出了新书,便按了信封上投递员的名字签了名送给他,我觉得,假如他喜欢我的书,我会很高兴。他接过书便欣喜而温文地道谢。有时候,我从外归来,见他骑了绿色的自行车迎面而来,这样的时候,他就腼腆地低了头,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从我身边过去。只在万不得已时,他才对我说话:“王安忆,你的挂号我交给你家邻居了。”当我要谢谢他时,他便红了脸逃跑似地骑车走了。 后来,他不再来了,接替他的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帽沿压在眼睛上,英俊的脸上发出一些青春痘。人们见了他就问道:“那个小孩怎么不来了?”他说:“对了,他不来了。”人们便惋惜地说:“那孩子多么好啊!”毫不掩饰对那男孩的怀念,却也并没怎么使他难堪。他总是每日两班按时来送信,有时候会把一叠信交给某个顺路的居民,请他帮忙捎上去,挨家发一发。如那人稍有难色,他就说:“帮帮忙啊!”有挂号和汇款时,他便在底下声嘶力竭地叫喊,一声比一声紧,催命一般,等人气喘吁吁拿了图章赶下来,他就埋怨道:“我这样叫,难道你还听不见吗?”有一回,我盖了图章,他将挂号递给我时问道:“你是王安忆?”“是的。”我说。“那你是政协委员啦?”他很激动似地嚷,然后又正色道:“那你对我们的工作提提意见?”过后,在马路上或弄堂里遇到他,他就会大老远地喊道:“政协委员,今天有你的信,放在你的信箱里了。”或是:“政协委员,今天没有你的信。”还有些时候,则说:“政协委员,上班去啊!”我被他喊得十分难堪,要制止他,他却已一溜烟地快乐地骑远了。有一次,他在递交了挂号信件时又一次要我给他的工作提意见,我就夸了他一句,不料他立即兴奋地说道:“那你给我写一篇报道。”他的很黑的眼睛在帽沿下闪着亮光,令人很不忍心拒绝他,可是却从心底里觉得这报道写起来有些困难。 现在,我们这里的邮递员又换了一个白净的圆脸的女孩,说话很害羞,工作也负责,我问她:“新来的?”她小声说:“已经来了两个月了。”我不由得想:她是多么年轻啊!没有人问她那样的问题:“那男孩怎么不来了?”而此时我却想起了那第二个邮递员,遵他嘱咐写了这篇东西。希望他喜欢。
12.阅读本文,概述第一个邮递员的工作态度。(3分)
13.当第二个邮递员让作者为他写一篇报道时,为什么作者觉得有些困难?(3)

14.本文写了三个邮递员,为什么却以《两个邮递员》为题? (4分)

15.作者塑造第一个邮递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一结合相关语句谈谈它的作用。(4分)
16.假如你是第二个邮递员,看了这篇文章,会引发哪些思考?(4分)
五、作文:(40分)
17、题目:《我喜欢的一堂 课》
要求:1、把题目填写完整。2、要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