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0 15:3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苏 轼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因事说理
记叙、描写与议论相结合是本文不同于一般游记的一大特色。本文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因以探究石钟山得名之缘由为说理之本,故记游的内容截取深夜舟行至峭壁下的所见与听闻,写景仅限于提供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基础,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知识支架
苏轼(1037—1101),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巨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
作者介绍
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石钟山介绍
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
“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游记知识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有黄洲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 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提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写作背景
《石钟山记》首段摆出前人对石钟山命名的两个推测,并据此质疑,为后文与苏迈实地考察张本。第二段记述元丰七年六月的一次夜游考察经历,作者细致描绘了微波入石钟山罅隙涵澹澎湃之声,并展开联想,因而推测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乃是当中流、中空而多窍的大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如奏乐之声第三段议论,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整体感知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具宋代山水游记的景趣、情趣和理趣之美。
听范读 正字音
彭蠡( ) 郦( ) 桴( )止响腾
铿( ) 莫( ) 栖鹘( )
磔磔( ) 噌吰( )
罅( ) 窾坎( ) 识( )
无射( )镗鞳( )



kēnɡ

qīhú
zhézhé
chēnɡhónɡ
xià
kuǎnkǎn
tānɡtà
zhì
wúyì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文言知识
焉:兼词,于此
临:靠近。
鼓:振动
洪:大
搏:撞击,拍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是:这
以:介词,把
置:放
鸣:动词使动用法,
使……发出声音
虽:即使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始:才
访:寻访
得:找到
扣:敲打
而:连词,表承接
聆:仔细听
函胡:通“含糊”
徐:慢
得…潭上:状语后置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之: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然:但是
是:这
独:惟独
以:用
名:名作动,命名
石…有声者:定语后置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记叙、议论)
得 名 由 来 作 者 态 度 作 者
依 据
郦 道 元
李 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 常
疑 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
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 尤
疑 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
此独以钟名,何
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第二段
自:从
舟:乘船。名作动
适:到……去
因:因而,于是。
得:能够
王公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
干支纪年法 东汉(汉章帝元和二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纪 年 法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使:派
其:其中的
焉:形容词词尾,同“然”
固:仍旧,还是
莫:通“暮”,晚上
独:单独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侧: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且:并且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又有若…中者:状语后置句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方:正要
心动:心惊
绝:停止
大声发于水上:状语后置句
钟,鼓:名作动。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人:船夫
大恐:十分惊恐
徐:慢
察:细看
之:代发声之处
则:原来是
罅:裂缝
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为:形成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将:副词,将要
当:正对着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作:起,翻译为演奏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因:于是
识:知道,记住
之:代下文典故
者:表语气停顿
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记叙、描写)
本文堪称“绘声”文字的上品,结合第二段加以赏析。
参考提示:
文本第二段以声对比,以声铺垫,以声衬托,以声渲染,多样化“绘声”,读来妙趣横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作者先宕开一笔,写在考察过程中听到的栖鹘的磔磔声,“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的鹳鹤声,这不仅是为了渲染实地考察的艰险,也为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张本,更是从声音的角度衬托突出下文的“噌吰”声和“窾坎镗鞯”声。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过后,作者才正面写“大声发于水上”。
文本探究
通过前文的对比、铺垫、衬托,才正式展示如钟鼓不绝的“噌吰”声和“窾坎镗鞳”声两处钟声相应和,“如乐作焉”。同时,作者引经据典地告诉人们,“噌吰”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行文至此,作者由探究石钟山得名之因,因事说理,水到渠成地表达“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思想。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这绝壁之景?
描绘特点:
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鹳鹤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状形、摹声和绘态。
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的阴森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
文本解读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这绝壁之景?
原因:
①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长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
③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文本解读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窽坎镗鞳之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
第三段文言知识
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
殆:大概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士大夫:有官职的人
终:终究
泊:停船
莫:没有谁
所以:……的原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其实(古今异义)
(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
(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议论)
作者为什么要笑李渤?隐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这也是苏轼与儿子给我们的共同启示即要有质疑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考察和体验,明白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真理,切忌主观臆断。
文本探究
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是什么?
郦道元:言之不详 →(简者)
士大夫:不肯实地考察 →(惰者)
渔公水师:知而不能言 →(拙者)
李渤:方法错误 →(陋者)
小结
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
游历——解疑
夜游见闻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肯定命名
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笑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文本主题
结合文本说说宋代山水游记“因事说理”的文化内涵。
参考提示:
宋代山水游记因“因事说理”而充满哲理思辨色彩,而其哲理思辨的重点大都表现为对“心性”的体认。宋代理学的发展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他们有动于衷,要发言为文时,便表现出如下特征:首先是疑古与翻案,其次是内省与议论。宋人山水游记中议论最深刻者,借用秦观语来说,莫过于阐发“性命自得之际”的感慨。
文本探究
这种对于本体生存之道、存在状态的深入探讨,成为宋代山水游记哲理思考中最精彩的部分。宋人在山水游记中表现出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刻而富于变化,往往能给人意想不到的启发。在山水之间深思玄理,情、景、义弥合无间,此种潇洒境界,唯宋人得之。
后人认为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也是片面的,清人曾国藩曾说:“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这真是“笑人者,人亦笑之”。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提示: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的精神是可贵的他的不主观臆断、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勇气也是值得倡导的,苏轼通过石钟山考察所得到的感悟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启迪意义。在学术争呜的过程中要心平气和,以礼相待,不能为排除异见,恶言攻击,应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抑或是对立的观点,在争鸣的过程中求同存异,最后达到统一。
文本探究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艺术特色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徜徉在古典诗文的长廊中,我们体味到古人的至情至性。请以本单元的古诗文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例句:苏轼在彭蠡之滨的夜游里,乘舟观石,发现自然之奥秘。
参考答案
示例:归有光在项脊轩的回忆里,睹物怀人,体味人生的悲喜。
王羲之在兰亭盛会的俯仰间,兴怀感叹,感悟死生之哲理。
文本拓展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本课结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