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31 10:2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意大利——欧洲各国
德意志——欧洲各国
宗教改革
(16世纪)
英--法--欧--世界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近代科学兴起
(16-17世纪)
欧洲各国
1517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轴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神性——人性——理性
人文精神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
壹 人性自由——文艺复兴
贰 信仰自由——宗教改革
叁 真理自由——科学革命
肆 权利自由——启蒙运动
拉斐尔
《雅典学院》
这幅画体现了作者对古希腊和罗马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复"——古希腊罗马文艺
"兴"——资本主义时代文明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毕达哥拉斯
赫拉克利特
拉斐尔
人性自由
——群星闪耀的文艺复兴
14世纪--17世纪
核心:人文主义
群星闪耀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学三杰
美术三杰
《神曲》
14C
《十日谈》
《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奥赛罗》
《麦克白》
《歌集》
15C
15C后期
概念: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如今的佛罗伦萨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兴起地点
文艺复兴为何滥觞于佛罗伦萨
材料一: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2)思想: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
(3)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的扶持与推动。
材料四:
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 1/3—1/2,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 1300年的人口顶峰的 9. 5万人暴跌到 1340年的 3万人。 ——王乃耀. 艺复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考察
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4)社会心理:对宗教信仰和固有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怀疑。
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的乌菲奇美术馆,是他们家的办公室。在文艺复兴时代,美第奇家族始终起着轴心的作用。
人口减少 ,包括传教士。享乐主义盛行
何谓人文主义 ?
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世界之王——莎士比亚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既是基督教“罪文化”的反映,也是芸芸众生处境的真实写照!
中世纪的表情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
文艺复兴的表情
你悲哀吗?
你快乐吗?
人文主义
凸显母性的光辉,鲜活的人生,明快的颜色
眼神呆板,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感受不到母爱
似有抱熊孩子的不情愿神色
基督教会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
真实,美好
文艺复兴的表情
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
神的奇迹
米开朗琪罗《创世纪》
500平方米的作画面积
共343个人物
作画时离地19米高
4年零5个月完成
挑战自我,
追求卓越
米开朗琪罗 西斯廷礼堂
人文主义
展示身体之美,人的力量与智慧
用服装掩盖肉体,神情颓废
基督教会
米开朗琪罗《大卫》
面部表情
青筋暴起
武器精巧
躯体完美
人的意志
量力的人
人的智慧
感美的人
米开朗琪罗《大卫》既不是趾高气扬的胜利者,也不是耀武扬威、冷酷好斗的黩武主义者。而是不得不为生存而战的普通人。
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兴起
天主教神学占
统治地位
神权至上
表  现
主   张
禁欲苦行
来世幸福
促 进
创造财富
现世享乐
意大利
文艺复兴
主 张
现实
追求
矛盾
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三)文艺复兴的实质(性质)

文艺复兴的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一场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二、文艺复兴的核心
肯定人的欲望
歌颂人的伟大
本能到理性,质朴到高雅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哈姆雷特》
“我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人 神
追求现世的幸福 禁欲主义
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 无所作为
表达人的真实情感 虚伪造作
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蒙昧主义
发展个性,发财致富 禁锢人性
乐观主义精神 悲观主义
(1)积极:
①经济:资发展,新航路。
②政治:疑天主,推宗改。
③思想:破神学,醒自我。
④文化:推文艺,促科学。
(2)消极:
①个人:个人私欲膨胀。
②阶层:局限于资和知。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反对天主教会禁欲苦行,但不反对信仰上帝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
一国
文艺领域
多国
宗教领域
人文主义思想跨越过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影响到德意志
( 世纪)
宗教改革
16
文艺复兴反对的是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当时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教会。
二者都不反对宗教信仰。
1077年1月
德皇亨利四世
卡诺莎之辱
1517年10月
维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1520年12月
马丁路德当众
烧毁绝罚令
信仰自由
——一根火柴点燃了整个森林
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
1.性质:是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也是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2.背景:
天主教教皇
我和天主教会才能决定人死后能否升上天堂;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资产阶级
能否升入天堂,凭什么教皇说了算?
赎罪券是在敲榨,钱应用来创造更多财富;
各国国王
王权应高于教权;
建立民族国家,本民族事务教皇无权干涉;
①经济(根本):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②政治:西欧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③思想:文艺复兴解放思想,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④导火索: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
3.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马丁·路德
材料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据材料和课本内容,归纳马丁路德思想主张并分析意义。
教会: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路德
教徒
(信仰上帝)
直接对话、得救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上帝
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主张: 1.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3.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4.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即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作用: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影响: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路德派新教,并在德国取得合法地位。
选民
弃民
发财致富
个人奋斗
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加尔文
先定论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
GOD
4.宗教改革的扩展
基督教
1054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新教势力, 路德派,加尔文派(瑞士)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既然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
上帝创世说自然也靠不住
既然苹果落地不是上帝的安排
王权专制自然也是靠不住的
真理自由
——科学革命
三、仰望耀眼星空——科学革命( 16—17世纪 )
科学革命:16—17 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
哥白尼
“日心说”
《天体运行论》
伽利略
“把实验引进力学”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人物 成就 备注
哥白尼(波兰) 成就:
牛顿(英国) 成就:
布鲁诺(意大利) 坚定维护“日心说” 结果:被罗马教廷宣称为“异教徒”,烧死于罗马
伽利略(意大利) 利用天文观测证实“日心说” 结果: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
提出“日心说”
万有引力定律
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1.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成就:
3.近代科学建立的意义
①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②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那么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
17世纪的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19世纪达尔文把神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最终完成了驱逐上帝的任务。
1738 伏尔泰《牛顿哲学原理》封面
“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启发他的启蒙著作。
1768年英国画家莱特《一个在做太阳系讲演的哲学家》,科学带来光明
以科学的光芒,照亮黑暗。
权利自由
——启蒙运动
启:启迪。
蒙:蒙昧。
用什么启迪?
理性
什么是理性?
人的判断思考
思考什么?
人的权利:自由、民主、平等
怎样思考?
科学的方法
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 启蒙”(Enlightenment)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1、启蒙的内涵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人文主义进一步传播;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文艺复兴——批判教会禁欲
宗教改革——批判教会精神独裁
启蒙运动——全面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四、启蒙运动
3.精神内核:理性(相信科学、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人的思考,判断
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4.政治主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
领域 国籍 人物 著作 主张
政治 主张 《论法的精神》
《社会契约论》
经济 主张 《国富论》
哲学 主张 《纯粹理性批判》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法国
(中心)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亚当.斯密
英国
“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
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德国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代表人物及成就
都反对君主专制
天赋人权(否定特权)
主权在民
(否定王权)
人权(公民取代臣民)
法治
(法制取代人治)
三权分立
(防止专制)
社会契约
(否定特权)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解决权力来源问题
解决权力运行问题
政体类型:
发源于英国
中心在法国
扩展于德国
2、启蒙的主张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断头台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
发源于英国
中心在法国
扩展
3、启蒙的进步
1689年《权利法案》
1789年《人权宣言》
1776年《独立宣言》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3、启蒙的局限
“理性时代”有何局限?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其他阶层和民族无法享受到真正的民主、平等和自由。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3、启蒙的局限
“我讨厌印度人。他们是残忍的民族,有着野蛮的宗教。饥荒是他们自己的错,他们繁殖起来像兔子。”
——温斯顿·丘吉尔
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理性时代”有何局限?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其他阶层和民族无法享受到真正的民主、平等和自由。
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和演变
复兴 文艺复兴
发展 宗教改革
成熟 启蒙运动
探究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 批判矛头直指封建神学(思想)。
探究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批判矛头直指封建神学和封建教会(组织)。
探究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政治制度的高度。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肯定人的欲望,张扬人性 。 信仰自由,反对教会权威 用人的能力认识世界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
人的解放




经济发展
反向促进
根本原因
真正的历史,
就是人类精神进步的行程史。
——(法国)孔多塞
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卢梭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 本课小结
今日作业:第8课试卷。
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演变曲线图
中世纪
17世纪
复兴
16世纪
压制
进一步发展
18世纪
追求现实幸福
(文艺复兴)
追求政治自由
(启蒙运动)
14世纪
追求信仰自由
(宗教改革)
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宗教改革 ——信仰自由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科学革命 ——科学探究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思想解放推动科学进步,科学进步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把人从神学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
(16世纪)
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科学革命
(16-17世纪)
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反对封建主义,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反神权)
(反教权、反神权)
(反王权、反教权、反神权)
时间阶段 代表 人物 作品 特点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但丁
薄伽丘
彼特拉克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蒙娜丽莎》等
《大卫》等
《西斯廷圣母》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阅读课本第45-46页,列出代表人物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15世纪发展
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
意大利
“文学三杰”
意大利
“美术三杰”
英国文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