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与反比例》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39~50页。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关于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知道列表或画图都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常用的方法。
3.结合丰富的实例,经历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
4.初步了解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象。
三、复习重难点
1.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2.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3.认识正比例图形,了解正比例图象的特点。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正比例与反比例》复习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39—P50内容,试着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二)课堂设计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板书课题:《正比例与反比例》复习课)
1.复习基础知识
(1)交流课前任务,回顾知识点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3个学生进行汇报(汇报时课件出示数据),引导学生评价。
2.完善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师:同学们利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课前已经请你们利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结合刚才我们一起回忆的知识点,对照你的思维导图,查漏补缺,然后小组交流,推选出一份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
3.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课本P49第2题】
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正比例,哪些成反比例,哪些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①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边长。
②妙想从家步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与所花的时间。
③每年体检,你们班视力正常的人数与近视的人数。
【答案】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解析】因为没有具体数量,这样的问题判断时部分学生会有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思考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思考。
(2)【课本P49第3题】
给一间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地砖的数量如下。
①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地砖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②如果每块地砖的面积是0.5m ,铺这一地面需要多少块地砖?
③铺这一地面用了500块地砖,所用的地砖每块面积是多大?
【答案】①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地砖的数量成反比例: ②240块 ③0.24m
【解析】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反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课本P50第4题】
下图中线段OA表示淘气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请根据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淘气骑车行驶了多长时间?行驶了多少千米?
②骑车1.5时,淘气行驶了多少千米?
③行驶30km,淘气用了多长时间?
④淘气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①淘气骑车行驶了2时,行驶了30km;
②骑车1.5时,淘气行驶了22.5km;
③行驶30km,淘气用了2时;
④淘气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
【解析】本题是根据正比例图象的信息解决各问题。
4.全课小结,交流各自的收获,并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