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分数、百分数》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复习整理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等,会用多种方式解释分数,进一步梳理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关知识,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2.进一步理清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理清分数与除法、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完善知识网络。
回顾与交流
编写说明
本节内容是对小数、分数、百分数相关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科书从数的意义、相互联系、十进制计数法等角度设计了几个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梳理相关知识,建构数的知识的整体结构。
1.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的含义。
本问题是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解释的含义,进一步使学生从多种角度体会分数的意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把分数、除法的关系巧妙地联系起来。教科书呈现了4种方式:方式1是用实际问题解释分数的意义;方式2是用图表示分数的意义;方式3表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方式4用“4m的长度为单位,3m的长为4m的”,“3:4=”等。
2.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
本问题的目的是使学生回顾小数、分数、百分数、除法等之间的关系,建构知识联系。
(1)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首先,小数、分数、百分数是形式的不同,如0.2,,20%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因为它们在数轴上都表示同一个点,因此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同一个数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意义需要用不同的形式来区别。其次,从意义上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小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的本质是一致的,有限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即分母是10,100,1000,…的小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理解,如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即可以加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即表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即不能带上计量单位来表示具体的量。
(2)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举例说明,如=3÷4。分数与除法比较,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有了上述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就清楚了,它们所叙述的规律其实质是一致的。
3.想一想,填一填。
目的是复习十进制计数法,进一步理解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整数与小数的计数方法是一致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十”,小数的计数方法是整数的扩展。小数中的小数点的作用是确定小数的个位上的数。所以,在一个整数末尾补零,必须先在整数末尾添上小数点后再补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数位顺序表的逐步扩充过程;通过让学生填写数位顺序表,让他们再次感受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整理了数位顺序表之后,通过对整数和小数相邻单位之间进率的回忆和整理,从而加深理解位值原理,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建议
l.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的含义。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直接提出问题:“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的含义”用学习任务驱动起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师要注意收集、了解学生不同的解释方式,在独立思考、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进一步体会分数与除法、比的联系。还可以这样启发,先用“看到你想到了什么”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交流中完善“”的含义的理解。
2.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
教学时,对于这些关系,学生只要能借助具体例子,用自己的语言说清上述这些关系即可,不需要学生抽象地背诵。对于“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关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三个数值相等的数,如0.2,,20%,然后让学生结合这三个数说说小数、分数、百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数轴体会,发现在数轴上这三个数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对于(2)(3)两个问题可以一起复习讨论,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写出一组算式,如3÷4=,进行解释说明,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商不变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等。除了形式上的说明,“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还可以结合实例来说关系,如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列出除法算式“3÷4”,同时根据分数的意义,可以得到结果是每人分到三个,增进学生的理解。
3.想一想,填一填。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填写数位顺序表,再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回顾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等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写几个数,如3215.68,说说每个数字分别在什么数位上,表示的是多少,在上述交流的基础上,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等知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完整的计数系统。
巩固与应用
第1题
本题的目的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复习百分数的意义。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例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数据的具体意义。如其中工业用水占24.0%,可以这样解释:可以把全国总用水量看成100份,工业用水就是其中的24份。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中给出的资料,解释其中各个数据的具体意义,最后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想,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
第2题
目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再次复习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小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课堂组织交流,也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成数学小报进行展览。
第3题
进一步复习分数的意义。答案:,; ,;,;,。
第4题
进一步复习分数的意义,答案不唯一。
第5题
复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以及比较大小。
答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