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31 10: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492年4月17日,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签订《圣塔菲协定》:王室赞助哥伦布,发现的新土地归国王,新土地收入的十分之一给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凌晨,抵达美洲圣萨尔瓦多,意为神圣的救世主,以感谢上帝恩典。
先学达成: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偶然吗?
2、中国为何错失大航海时代?
郑和船队每到一国,就向国王宣读中国皇帝的诏谕;尔等顺天道,恪守朕言,巡礼循理安分,勿得违约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摅诚来朝,咸赐皆赏。
“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geography”
分散的文明
东亚儒家文明
南亚佛教文明
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
欧洲基督教文明
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特点:封闭性、地域性、独立性
13-14世纪东西方交通
15-17世纪全球海上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历史解释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492年10月,船员发动叛乱,妄图杀死哥伦布掉头返航。
1520年3月,寒冷、缺粮,船员叛乱,麦哲伦平息;
1500年5月,迪亚士再次经过好望角,大风暴摧毁4艘船,船员全部遇难,包括迪亚士。
大航海时代,船员的平均死亡率?
高达67%
新航路开辟的
动因和条件
黑死病使佛罗伦萨人口减少了约 2/3,但是活下来的人无偿占有了死者的财富,具备了购买能力,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享受、奢侈的消费动机,特别是东方香料和奢侈品。——魏跃军《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资本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黄金,
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哥伦布
“金银荒”
但是,西欧金银储量少,开采缓慢;因与阿拉伯贸易,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
1.根本: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2.社会:寻金热
一本书和一幅地图……
哥伦布读过的《马可·波罗行纪》
黄金遍地
香料盈野
“不单是一部游记,而是启蒙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无异于振聋发聩。”
据托勒密理论绘制,15C初流行
地圆说
根据航海经验判断,出海时,最先消失的总是桅杆
“在我看来,书中所说的一切,不是谎言,也是奇谈。我喜欢抄录它,但不会相信它。”14世纪末部分欧洲人的态度
2.《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地圆说的盛行
一个中间商……
课以重税,甚至直接抢劫
土耳其人想要继续维持旧商路反被西欧人所阻挠。——雷海宗《世界史商榷》
尽管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年份 土耳其人的扩张
1453年 攻占君士坦丁堡
1516年 占领叙利亚
1517年 征服埃及
年份 新航路开辟
1415年 葡萄牙人占领北非休达城
1488年 迪亚士绕非洲南端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 达·伽马的船队到达印度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土耳其的崛起与西葡航海活动几乎同时进行
为什么西方人要反咬一口?
西欧与阿拉伯人的商业竞争。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斗争。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3.直接:旧商路受阻
一种热情和一种自信……
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1958年创作
《哥伦布之梦》
长期的宗教冲突,使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向异教徒作战”的气氛。——吴长春《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动因》
海上探险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迪亚士
14-17世纪,人文主义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中世纪的圣母子
文艺复兴的圣母子
4.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一种支持……
大航海时代的奠基人
1、建立学院,培养水手
2、建立航海图书馆
3、组织搜集并研究地理学、气候学等学科文献
4、组织改良中国指南针等航海仪器
5、组织研发适合大西洋的卡拉维尔帆船
葡萄牙
亨利王子
(恩里克王子
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二世与女王伊莎贝拉一世
女王不仅掏净了国库,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在国王和王后的鼎力支持下,8月份,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远航。
葡萄牙人用国旗上那一片绿色向他致敬!
西葡取代意大利的原因:优越的地理条件、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雄厚的物质力量、必要的组织能力、全体国民的拥护……
1.王权强化,西葡王室支持
一系列条件……
2.航海经验积累
3.造船技术发展:多桅帆船
4.航海技术提高:星盘、新型航海图
5.地理知识丰富:地圆说、季风、洋流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欧洲航海家们在研究如何去更远的地方探险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
宗教因素:
思想根源: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黄金--“寻金热”
旧商路受阻
传播天主教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提倡冒险
政治动力:
王权强化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知识小结:
“为什么?”
(动因,必要性)
“为什么能?”(条件,可能性)
个人
国家
①造船、航海技术;(指南针、星盘等)
②地理、航海知识;(地圆说、洋流、季风等)
③西葡王室的支持;(民族君主国、王权集中)
④航海家探险精神。
新航路开辟的
过程及路线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主线……
欧洲
西

1西欧
2美洲
3亚洲
4西欧
1西欧
2非洲
(好望角)
3印度
哥伦布
麦哲伦
迪亚士
达·伽马
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洲
非洲
北美洲
亚 洲


莫 桑
比 克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图1
图2
图3
图4
考考你的眼力
请将下图分别与航海家对应起来
谐音记忆(按时间先后排)
弟弟(迪亚士)到非洲;
哥哥(哥伦布)去美洲
大家嘛(达伽马)到印度
没钱了,卖着轮船(麦哲伦)环球走
(2021·浙江高考·17)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A
1.卡伯特→纽芬兰岛
2.卡蒂埃→拉布拉多半岛
3.巴伦支→北冰洋
4.哈德逊:北冰洋→亚洲
5.俄罗斯人:
北太平洋→北冰洋
6.德雷克→合恩角
7.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
以航海家名字命名的地方:
1、麦哲伦海峡
2、德雷克海峡
3、哈得孙海峡
4、哈得孙湾
5、塔斯曼海
6、塔斯马尼亚岛
7、美洲
8、白令海峡
支线…… 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迪亚士
好望角
1487年
1492年
哥伦布
美洲
1497年
达·伽马
印度
卡伯特
纽芬兰岛
1519-22年
麦哲伦船队
环球航行
卡蒂埃
拉布拉多半岛
1534年
1578年
德雷克
合恩角
1594年
巴伦支
北冰洋
1610年
哈得逊
北美
1642-43年
塔斯曼
大洋洲
新航路的开辟
全球航路的开辟
北大西洋航线
南太平洋航线
北冰洋航线

(葡)亨利王子非洲西海岸探险、殖民
1419-1460
(西)哥伦布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美洲)
1487
(葡)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好望角
1492
1519-1522
(西)麦哲伦环球航行
1497
(英)卡伯特父子到达北美洲纽芬兰岛
1594-1597
1497-1498
(葡)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
1642-1643
(荷)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18世纪中后期
(英)库克三次太平洋探险,北到白令海峡,南至南极
17世纪初
(荷)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1728
(俄)维图斯.白令穿越白令海峡 (注:俄罗斯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荷)巴伦支在北冰洋地区航行
1577-1580
(英)德雷克环球航行(曾到达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405-143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前2世纪
丝绸之路(中国-中亚、西亚、北非,红海、地中海-欧洲)
1534-1536
(法)卡蒂埃到达北美洲拉布拉多半岛
全球航路开辟的经过总结
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
菲律宾纪念麦哲伦双面碑
“麦哲伦死于此地,他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海。”
“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玛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全球通史》
大发现纪念碑,位于葡萄牙里斯本,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1394~1460)逝世500周年而建,部分人物:恩里克王子、达·伽马、麦哲伦、海军将领,殖民地总督、传教士、诗人、画家等。状如长剑,碑前刻有世界地图。
认识世界的巨大勇气
卓越才能和坚强毅力
菲律宾纪念麦哲伦双面碑
“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全球航路的开辟也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全球通史》
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古城
毁灭
掠夺
屠杀
为何西班牙女王最终并未兑现《圣塔菲协定》?
“就像买卖庄稼一样交易当地人,这种买卖非常普遍,都要归功于我。”——哥伦布日记
“这个岛上,从1494年到1508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已超过300万。”——哥伦布随行传教士
“在哥伦布残酷的治理手段下,印第安人经常会集体自杀,甚至杀掉自己的孩子。”——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档案馆
15世纪是世界史上远洋探险取得重大突破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是从欧亚大陆两端大体同时向海洋大进军,而且郑和下西洋还要早于哥伦布“下西洋”。但是大进军的结局却大不相同。
——《1500年前后中西方航海对比》
15世纪
郑和
中国憾失
16世纪
欧洲航路
成功
憾视界之窄,
错失世界!
新航路开辟 郑和下西洋
目的
经济基础
政治基础
海外寻金;占有市场和殖民地;打破商路障碍;传播宗教
宣扬国威,以朝贡贸易推动中外交流;获得奇珍异宝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
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如果再有一次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我们如何做到人类社会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不要再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
共赢才是出路
共享才有力量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唯物史观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本课小结
今日作业:第6课试卷。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
宗教因素:
思想根源: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黄金--“寻金热”
旧商路受阻
传播天主教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提倡冒险
政治动力:
王权强化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知识小结:
“为什么?”
(动因)
“为什么能?”(条件)
个人
国家
①造船、航海技术;(指南针、星盘等)
②地理、航海知识;(地圆说、洋流、季风等)
③西葡王室的支持;(民族君主国、王权集中)
④航海家探险精神。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
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全球航路的开辟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平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洲


大洋洲



好望角
南美洲
北冰洋
葡萄牙
西班牙
时间 人物(船队) 方向 支持国 开辟的航路
1487 迪亚士 向东 葡萄牙
1492 哥伦布 向西 西班牙
1497-1498 达伽马 向东 葡萄牙
1519-1522 麦哲伦船队 向西 西班牙
欧洲--非洲(好望角)
欧洲--美洲
欧洲--非洲(好望角)--印度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 其他航线的开辟示意图
合恩角
2
3
6
5
7
1
4
1
2
3
4
指出开辟图中①②③④新航线的航海家
5
6
7
原因:
A.上述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人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B.欧洲人通过研究季风和洋流,借助星盘、地图等,航海经验更加丰富。
C.为发展海上贸易,打破西班牙葡萄牙对欧洲——亚洲——美洲最佳航路的垄断。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全球航路的开辟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一、全球航路的开辟
时间 人物(船队) 方向 支持国 开辟的航路
1497 卡伯特父子 向北 英国
16世纪 卡蒂埃 向北 法国
16世纪 巴伦支 向北 荷兰
17世纪初 哈得逊 向北 荷兰
17世纪初 俄罗斯人 向北 俄国
1578 德雷克 向南 英国
1642-1643 塔德曼 向南 荷兰
发现纽芬兰岛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三次航行到北冰洋地区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主线……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葡萄牙
西班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