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列举法求概率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用列举法求概率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18 21: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思路与认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等知识的基础上,从上节所讲的用列举法求简单概率出发,以探寻快捷、准确的新方法求概率为目标,并为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概率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知识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2.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判断何时选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更方便。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计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质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且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计算两步试验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列表法计算出现结果数目较多时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共设计了5个教学活动,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类比归纳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求新知。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教学”这一思想,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探究——引导——交流——发现呈现方式:
  问题——探究——拓展——归纳——应用二.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增大了教学容量,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起到辅助作用。二.教学方法三.学法指导数学活动
激发兴趣解决问题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第二环节:探究问题,寻找方法
第三环节:引深拓展,归纳总结
第四环节: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第五环节:交流反思,课时小结教 学 结 构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复习引入第一组第二组如果有两组牌,它们牌面数字分别为1、2、3,那么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是多少?问题1(先动手实验再进行计算)四.教学过程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1,1)(1,2)(1,3)(2,1)(2,2)(2,3)(3,1)(3,2)(3,3)问题:两张牌面数字和为几的概率最大?方法一设计意图 我们对扑克牌比较熟悉,学生在游戏中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它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计算概率,既复习了上节课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又为下一环节探究用其它方法求概率做了铺垫。问题:
2.探究问题,寻找方法(分组实验,探究交流。)
你能否找到更简便的方法把可能出现的结果不重不漏的列出来吗? 方法2 树形图法第一组牌第二组牌 方法3 列表法牌面数字等于4 的概率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张牌面数字和为奇数.
2.两张牌面数字和为偶数.
3.两张牌面数字相等.
4.两张牌面数字中至少有1张牌面数字为2。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所用的方法进行反思与拓广,逐渐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问题:3.引深拓展,归纳总结问题21.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结果可能有几种?
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2.两个骰子的点数和是9:
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22.列举时如何才能避免重复和遗漏?2 1 2 3 4 5 61 1 2 3 4 5 66 1 2 3 4 5 64 1 2 3 4 5 65 1 2 3 4 5 63 1 2 3 4 5 6解(1)满足两个骰子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
结果有6个
(2)满足两个骰子点数和为9(记为事件B)
结果有4个
(3)满足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记为事件C)的
结果有11个
设计意图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如何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的结果.通过掷骰子游戏激发学生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此题用列举法和树形图法求解较为繁琐,列表法是较好的方法,其目的使学生对何时用列表法、何时用树形图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思考: 把“同时掷两枚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所得的结果有变化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本题中的3个问题与实验中的两步顺序无关。归纳总结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
的结果数目较多的时候,为不重不漏的
列出所有的可能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练习14.巩固知识,实际应用把两张形状完全相同的图片全部从中间剪断,再把4张形状相同的小图片混合在一起,从4张图片中随机地摸取1张,接着再随机地摸取1张。则两张小图片恰好合成一张完整图片的概率是多少?练习2
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随机地抽取一张,那么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654321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列表法和树形图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判断何时选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更方便。巩固学生使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求概率的技能。交流与反思:
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时要注意些什么?
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什么时候用树形图法方便?5.交流反思,课时小结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56-157页 3,4,5题思考题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三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三辆汽车全部继续直行。
2.两辆车向右转一辆车向左转.
3.至少有两辆车向左转.五.教学评价谢谢!课件34张PPT。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思路与认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等知识的基础上,从上节所讲的用列举法求简单概率出发,以探寻快捷、准确的新方法求概率为目标,并为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概率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知识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2.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判断何时选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更方便。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计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质疑,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且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计算两步试验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列表法计算出现结果数目较多时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共设计了5个教学活动,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类比归纳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求新知。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教学”这一思想,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探究——引导——交流——发现呈现方式:
  问题——探究——拓展——归纳——应用二.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增大了教学容量,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起到辅助作用。二.教学方法三.学法指导数学活动
激发兴趣解决问题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第二环节:探究问题,寻找方法
第三环节:引深拓展,归纳总结
第四环节: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第五环节:交流反思,课时小结教 学 结 构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复习引入第一组第二组如果有两组牌,它们牌面数字分别为1、2、3,那么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是多少?问题1(先动手实验再进行计算)四.教学过程牌面数字和等于4的概率(1,1)(1,2)(1,3)(2,1)(2,2)(2,3)(3,1)(3,2)(3,3)问题:两张牌面数字和为几的概率最大?方法一设计意图 我们对扑克牌比较熟悉,学生在游戏中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它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计算概率,既复习了上节课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又为下一环节探究用其它方法求概率做了铺垫。问题:
2.探究问题,寻找方法(分组实验,探究交流。)
你能否找到更简便的方法把可能出现的结果不重不漏的列出来吗? 方法2 树形图法第一组牌第二组牌 方法3 列表法牌面数字等于4 的概率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张牌面数字和为奇数.
2.两张牌面数字和为偶数.
3.两张牌面数字相等.
4.两张牌面数字中至少有1张牌面数字为2。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所用的方法进行反思与拓广,逐渐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问题:3.引深拓展,归纳总结问题21.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结果可能有几种?
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2.两个骰子的点数和是9:
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22.列举时如何才能避免重复和遗漏?2 1 2 3 4 5 61 1 2 3 4 5 66 1 2 3 4 5 64 1 2 3 4 5 65 1 2 3 4 5 63 1 2 3 4 5 6解(1)满足两个骰子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
结果有6个
(2)满足两个骰子点数和为9(记为事件B)
结果有4个
(3)满足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记为事件C)的
结果有11个
设计意图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如何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的结果.通过掷骰子游戏激发学生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此题用列举法和树形图法求解较为繁琐,列表法是较好的方法,其目的使学生对何时用列表法、何时用树形图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思考: 把“同时掷两枚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所得的结果有变化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本题中的3个问题与实验中的两步顺序无关。归纳总结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
的结果数目较多的时候,为不重不漏的
列出所有的可能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练习14.巩固知识,实际应用把两张形状完全相同的图片全部从中间剪断,再把4张形状相同的小图片混合在一起,从4张图片中随机地摸取1张,接着再随机地摸取1张。则两张小图片恰好合成一张完整图片的概率是多少?练习2
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随机地抽取一张,那么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654321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列表法和树形图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判断何时选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更方便。巩固学生使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求概率的技能。交流与反思:
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时要注意些什么?
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什么时候用树形图法方便?5.交流反思,课时小结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56-157页 3,4,5题思考题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三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三辆汽车全部继续直行。
2.两辆车向右转一辆车向左转.
3.至少有两辆车向左转.五.教学评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