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课内+课文阅读拓展练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30分钟
一、课内阅读。
白 桦(节选)
在我的窗前, 毛茸茸的枝头,
有一棵白桦, 雪绣的花边潇洒,
仿佛涂上银霜, 串串花穗齐绽,
披了一身雪花。 洁白的流苏如画。
1.选段是对白桦的 描写,第一节中用“银霜”和“雪花”两个词表现了白桦树 的形象。
2.对“披”字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披”字说明了白桦旁边的霜非常厚重。
B.一个“披”字把白桦树拟人化了,突出白桦树的高洁。
3.诗歌从不同角度描写白桦的美。第一节描写( ),第二节描写( )。
A.整体 B.局部
4.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 之情。
二、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 爽快)又温柔;
(炫耀 照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2分)
2.“垢”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垢”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污秽,肮脏;②脏东西;③耻辱。“尘垢”中的“垢”应该选用第______种解释。(2.5分)
3.该片段选自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描绘了雨后天晴时的景色。诗中依次写了雨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3.5分)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全面、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恬淡、超脱的生活的向往。
C.诗歌表现了作者对恬淡、超脱的生活的向往。
三、阅读练习。
“生活垃圾分类”知多少
据统计,某市每天制造的生活垃圾约3000吨。如果不进行分类,会给垃圾处理带来很多麻烦。比如:有些物质埋在土里,即使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能腐烂,会使土壤受到严重侵蚀。废弃的电池里含有有毒物质,随意乱扔会严重污染环境;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如果把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其中30%~40%的垃圾可以回收利用。1吨废塑料可回炉提炼出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吨废纸再利用,就可以少砍伐5棵大树。但如果这些废旧物品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只能白白浪费。即使挑拣出来,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现在,国家提倡将生活垃圾分成以下四类:
可回收物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指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废塑料、废旧书本报纸、废玻璃、废金属、废皮革衣物等。 指过期食品、剩菜剩饭等和食物有关的,容易腐烂的垃圾,包括枯树叶。 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垃圾,如电池、废药品、含水银的温度计等。 指除前面几种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如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和厨房用过的废纸等。
1.根据材料内容,你能将以下垃圾分类吗 请连线。(5分)
矿泉水瓶 纸盒鱼 骨头 过期药品 香蕉皮
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碎瓷砖 电池旧 皮鞋 枯树叶 用坏的水银体温计
2.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有人说,垃圾分类非常麻烦,直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既快又省事。( )
(2)回收废纸再利用,就可以减少树木砍伐,所以厨房、卫生间里用过的纸都可以回收再利用。( )
(3)做好垃圾分类,能大大减少因挑拣垃圾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 )
3.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设计一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语。(1分)
四、阅读现代诗,完成练习。
春水(五)
冰 心
一道小河平平荡荡的流将下去,只经过平沙万里——自由的,沉寂的,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曲曲折折的流将下去,只经过高山深谷——险阻的,挫折的,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感谢你解答了我久闷的问题,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
阅读链接:
现代诗
分类 按照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按形式分为新格律诗和自由诗,按体裁分为童话诗、散文诗、寓言诗等。
特点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形式比较自由等。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 夸张、对比、比喻、排比、反复、象征、虚实结合等。
1.【语文要素】《春水(五)》这首诗按照体裁分类应为________,按照表达方式分类应为________,按抒情方式分类应为__________。
2.【词语理解】作者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境遇,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语文要素】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怎样的感悟 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
B.平平淡淡的生活不能给青年带来快乐。
C.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积极乐观地面对。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善意的谎言
每周一次,我总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店去吹洗头发,两个师傅负责设计发型,一个小学徒专门抓洗头发。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瘦小的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由于工作烦琐,加上两位师傅态度冷淡,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
然后,有一天,机会忽然来了。新年前的一个月,两个师傅要求加工资遭拒绝,一起辞职。老板娘一时请不到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进行“速成训练”,另外再请了个小工负责抓洗头发。
小学徒升级后,战战兢兢的,颇没自信。而许多老顾客也不来了,生意顿时冷清起来。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机的手都微微地发着抖。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我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绷绷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合时宜的帽子。小学徒站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眼巴巴地望着我。我赶快露了个笑容,说:“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小学徒的额头舒展开了,笑嘻嘻地把我送出小店。
再去理发店时,我依然指定由她来吹饰。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惊讶极了,不由得真心实意地说道:“你梳得实在是很好哩!”小学徒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1.题目“善意的谎言”在短文中指的是( )(填序号)(1分)
①“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
②“你梳得实在是很好哩!”
2.写出短文中加点词的近义词。(2分)
消磨——( ) 依然——( )
3.小学徒前后两次为“我”吹头发,她的表情和手的动作变化很大。请用文中的相关词语填空。(4分)
(1)第一次的表情: ,手的动作: 。
(2)第二次的表情: ,手的动作: 。
4.通过小学徒前后两次为“我”吹头发的变化,可以看出“我”那句“善意的谎言”给小学徒带来了 ,从中也可以看出“我”是一个 的人。(4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油布伞
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了许许多多的伞,红的、花的……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遇上雨天,常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便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这一夜我伴着织布声入梦。一早醒来,织布机还在响着。啊,娘织了一夜的布。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我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一直伴随着我。渐渐地,那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了它。熟悉我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殊不知,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梳理短文内容,下列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想买伞→娘答应买伞→娘熬夜织布→娘买回伞→伞一直伴随着“我”
B.“我”盼伞,娘沉思→娘答应买伞,“我”不要伞→娘买回伞→“我”得到伞→伞一直伴随着“我”
C.“我”淋雨生病→“我”想买伞→“我”不要伞→“我”得到伞→伞一直伴随着“我”
D.“我”买伞→娘熬夜织布→娘买伞→伞一直伴随着“我”
2.读画“ ”的句子,体会“我”的心情。(4分)
第一句话表现了“我”( )的心情,第二句话表现了“我”( )的心情。
A.懊丧 B.欣慰 C.欣喜 D.感动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的开头描写了“我”在小巷中看到的景象,承接标题,并与结尾形成呼应。
B.本文采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
C.本文以“伞”为线索,表现出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D.本文写了“我”小时候想要一把伞,可家境贫寒,母亲为此熬夜织布给“我”买伞的事。
4.短文中有多处语句直接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一句,用“ ”画出来。(2分)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外形 通体洁白
2.B
3.A B
4.对白桦的喜爱与赞美
二、1.凉爽√ 炫耀√
2.G gou 土 6 ②
3.《在天晴了的时候》 比喻 拟人 泥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
4.B
三、1.
2.(1)× (2)× (3)√
3.示例: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四、1.散文诗 哲理诗 间接抒情
2.生活中的坦途 生活中的坎坷
3.C
五、1.①2.打发 仍然
3.(1)受宠若惊、眼巴巴 微微地发着抖
(2)面带微笑 灵活地卷弄梳理
4.自信 善良、有智慧,尊重、理解他人
六 、1.A 2.C D
3.A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短文的能力。这篇短文开头写小巷里的各种伞,后面回忆小时候母亲给我做伞的事,全文围绕“伞”这一事物来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深切眷恋之情。所以BCD选项都是正确的。A选项说开头承接标题,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开头写的是下雨时,小巷深处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伞,并没有呼应标题中的“我的油纸伞”,故A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4.殊不知,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5.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和眷恋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