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3单元 运算定律
人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
乘法分配律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一、回顾复习
乘法 :a×b=b×a
交换律
乘法 :(a×b) ×c=a×(b×c)
结合律
用两种方法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5米
15米
25 ×2+15 ×2 = 80(米)(25+15)×2 = 80(米)
(25+15)×2 = 25×2+15×2
二、学习新知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思路一:先求每组有多少人,再求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
每组2人负责抬水、浇树
+
每组总人数
×
25个小组
总人数
(4+2)×25
= 6×25
= 150(名)
列式计算:
25×(4+2)
= 25×6
= 150(名)
思路二:先求负责挖坑、种树的总人数,再求负责抬水、浇树的总人数,最后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负责挖坑、种树的总人数
+
负责抬水、浇树的总人数
总人数
25个小组
×
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
每组2人负责抬水、浇树
×
25个小组
4×25+2×25
=100+50
=150(名)
列式计算:
25×4+25×2
=100+50
=150(名)
(4+2)×25 4×25+2×25
=
两边算式的三个数分别相同,都有乘法与加法,结果相等。左边是两步计算,右边是三步计算,两边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
比较这些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
25×(4+2) 25×4+25×2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
(a+b)×c = a × c+b×c
a×(b+c)= a×b+a×c
注意:括号里的每个数都要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第一关 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8+4)×5 8×5+4×5
8+4×5
5×(6+14) 5×6×5×14
5×6+5×14
8×25+2×25 (8+2)×25
8+2×25
三、智慧大冲关
第二关 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
×
×
√
第三关
在以前的学习中,运用过乘法分配律吗?
25×12
=25 ×(2+10)=25×2+25×10
=50+250
=300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宽)×2
乘法竖式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a+a×5=(4+5)×a
36×(4×6)=36×6×4
第四关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