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照片中星辰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原因导致?
资料
1.地球的自转
本节内容
2.地球的公转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的自转
地 轴
北极星
地轴
指向北极星
N
S
1.1 绕转中心
地轴
赤道
自西向东
侧视
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地球自转方向本质都是
自西向东(俯视北逆南顺)
不管什么视角,箭头都是自西指向东
N
S
E
W
W
E
1.2 方向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日
One Day
太阳日:24时
相差3分56秒
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3 周期
P
同一颗恒星
E1
E2
E3
地球公转轨道
恒星日
太阳日
恒星日和太阳日
恒星日 太阳日
参照物 遥远的恒星 太阳
转过角度 360° 360°59′
性质 真周期
所用时间 23时56分4秒 24时
用途 科学研究 日常生活
E2
E1
E3
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速度
线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思考:能否计算出地球各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1.4 速度
计算:一天内随地球所自转过的角度/一天时间
=360°/24h=15°/h
地球上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地方的都为15°/h。
角速度
15° /h
15° /h
15° /h
1670 km/h
1447 km/h
837 km/h
北极
南极
60 N
30 N
赤道
。
。
地心
N
S
A
A′
B
B′
C
C′
大小:某纬度的线速度=该地所在纬线圈长度/24h
不考虑海拔的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1670km/h),两极为0
线速度
15° /h
15° /h
15° /h
1670 km/h
1447 km/h
837 km/h
北极
南极
60 N
30 N
赤道
。
。
地心
N
S
A
A′
B
B′
C
C′
2.地球的公转
太阳
公转轨道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2.1 绕转中心
位于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近日点
1月初
远日点
7月初
地球绕太阳公转平均线速度约为每秒30千米,平均角速度为每日1°。
2.2 速度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近日点
1月初
远日点
7月初
速度最快
速度最慢
逐渐变快
逐渐变快
逐渐变慢
逐渐变慢
1月初,位于近日点时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时最慢。
开普勒第二定律
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的连线)在单位面积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自西向东
方向
自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2.3 方向
恒星年
Stellar Year
恒星
概念
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地球与某一恒星连线的时间间隔。
时间
365天6时9分10秒
角度
360°
性质
真周期
2.4 周期
回归年
概念
它是以春分点作为参考点,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时间
365天5时48分46秒
角度
稍少于360°
用途
日常生活
冬至
秋分
夏至
春分
2.4 周期
运动 特征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 西 向 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 恒星年 速 度 角速度 极点为0,其余各地为15°/h 1月初近日点最快、7月初远日点最慢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小结
地球运动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资料
3.1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小结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最南纬度数。
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观察下图,说出地球在四个位置时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
B
D
C
A
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冬至: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3.2 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小结
日期 节气 直射点位置 运动趋势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春分
赤道
北
夏至
北回归线
南
秋分
赤道
南
冬至
南回归线
北
照片中星辰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原因导致?
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转,且地轴空间指向稳定。在延时拍摄照片中,随着自转,恒星留下了圆形的轨道。
资料
课堂小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
公转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方向,
课堂训练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2.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两地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较大
D.两地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较小
课堂训练
3.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正值北京的(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4.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元旦 B.建军节
C.国庆节 D.教师节
课堂训练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字母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当太阳光线从⑤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课堂训练
7.本届奥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2016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轨道位置。读图,完成7~8题。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课堂训练
8.开幕式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 北移 渐快
B.南半球 北移 渐慢
C.北半球 南移 渐快
D.南半球 南移 渐慢
2016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右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轨道位置。读图,完成7~8题。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课堂训练
9.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某地冬至日这一天太阳光照射到井底正中,该地在哪一条纬线上?
(2)某地一年中被太阳光2次直射,该地的纬度范围是?
南回归线(23°26′S)
23°26′N~23°26′S
课堂训练
10.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北半球每年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反馈与评价
地球公转运动时,远日点速度慢,所以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间(北半球夏半年)日数要多一些。
同样道理,近日点速度快,所以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期间(北半球冬半年)日数要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