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18 21: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2.9有理数的乘法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目标分析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教学设备及辅助工具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探究内容取自华东师范大学在2002年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九节第一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既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延伸,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有理数除法与乘方运算的基础,其乘法法则的提炼让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目标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从学生熟知的实例出发,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的运用.难点: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的理解.4、教学设备及辅助工具1 、多媒体及CAI课件
2 、小黑板教法分析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刚接触负数,对负数的意义理解不深,因此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练结合法为辅展开教学。学法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考虑到这节课主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在自己的发现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归纳,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问题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上升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如果规定上升为正,下降为负,4天后甲乙水库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由题意得:
甲:(+3)+(+3)+(+3)+(+3)=?
乙:(-3)+(-3)+(-3)+(-3)=?创设情境由乘法的定义知:
(+3)+(+3)+(+3)+(+3)=(+3)×4
(-3)+(-3)+(-3)+(-3)=(-3)×4§2.9有理数的乘法=(+2)+(+2)+(+2)=+6= (-2) + (-2) + (-2) = -6=(+3)+(+3)+(+3)+(+3)=+12=(-3)+(-3)+(-3)+(-3)=-12探索新知规律
两数相乘,把其中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练一练:(1)(+3)×(-4)=?
(2)(-3)×(-4)=?
(3)(+2)×(-3)=?
(4)(-2)×(-3)=?(5) 0×5=? (6) (-5)×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试一试:(一)确定下列积的符号:
(1) 5×(-3)
(2)(-3)×3
(3)(-2)×(-7)
(4) 0.5×0.3解: (1) 5×(-3)的积为负(-)
(2)(-3)×3的积为负(-)
(3)(-2)×(-7)的积为正(+)
(4) 0.5×0.3的积为正(+)例题教学基础运用 (1) (-5)×(-6)
(2)?
(3) 2×0解: (1)(-1)×(+6)= -(1×6)= -6
(2)
(3) 2×0 = 0(二)计算:拓展提升课堂练习计算:
(1)
(2)
(3)
(4)挑战自我课时小结1.规律:两数相乘,把其中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2.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3.先定号,后运算。必作:
1.P57 习题2.9 1.2题
选作:
2.P55 练习 1题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黑板:问题: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上升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如果规定上升为正,下降为负,4天后甲乙水库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小黑板:板书设计教学评价1、在教学素材的选用上,做到了合理选用教学素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内容;
2、在引导问题的启发性上,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去学习。经历了“实际问题——数学表示——法则概括” 的全过程和“基础运用”“拓展提升”“挑战自我”三个训练环节。让学生在师生和谐互动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探究新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
3、在数学思想的应用上,注重了归纳、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在知识的拓展与创新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请各位老师同学
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