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0 23: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向如图所示的敞口容器中加水,水在不流动时,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
A.A容器口 B.B容器口
C.C容器口 D.D点位置
2.如图所示,平静的湖水中a、b、c、d四点,水的压强最小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多少有关
C.帕斯卡做的裂桶实验是采用增加液体的深度来增大压强的
D.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同
4.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A、B(底面积)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选项中,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操作方法是(  )
A.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 B.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
C.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D.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5.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面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p甲C.ρ甲>ρ乙 p甲>p乙 D.ρ甲>ρ乙 p甲=p乙
6.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电子秤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并记录了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描绘出了m-V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50cm3的液体质量为50g
C.80cm3的液体质量为100g D.该液体密度为0.8g/cm3
A.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 B.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下沉
C.向杯内水中加入适量的盐 D.将金属盒在原深度转动180°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液面相平且静止,现在如果将阀门K打开,则(  )
A.清水向右流动 B.盐水向左流动
C.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容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B.甲乙两容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C.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二、填空题
9.当用微型探测器进行水下探测时,它在水面下2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_____帕。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一般拦河大坝都筑成 ___________形状正是应用了液体压强的上述规律。(最后一空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10.上下开口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下端都用一重力不计的薄片,恰好盖住筒的下端,然后浸入水中,如图所示,三个薄片的面积都相同,薄片离水面的深度也都相同,现将100g水倒入甲筒中,恰能使薄片下落,那么她将100g水分别倒入乙筒和丙筒中,则乙的薄片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下落,丙的薄片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下落。
11.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实验,测量的物理量 ___________,多次测量的目的 ___________(前两空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图(a)所示的装置名称是 ___________,如图(b)、(c)和(d)所示,金属盒置于同种液体的不同位置处,该实验能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放有底面积为S1的圆柱体A和底面积为S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先把质量为m、密度为、底面积为S3(S3S1)的实心圆柱体B放在A上面时,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再将B放入容器内,B浸没在液体中且沉在容器底(液体未溢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也为,______,容器内液体密度______。
13.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4.如图为液压机原理图,液压机内装有同种液体,活塞A、B的面积SA∶SB=1∶4,当用50N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活塞B能举起_______ 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活塞重力);若将物体和活塞A、B同时取下,可观察到左右两边的液面_______。
三、作图题
15.如图,在上端开口的瓶子底钻个孔,用力把瓶子浸到水里保持在如图位置。请画线表示出瓶内的最终水面位置。
16.如图所示,将水倒满该容器,请画出A、B、C三个管口橡皮膜的大致形变程度。
四、实验题
17.小珍和小强利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
(1)小强认为装置中连有橡皮管的U形管就是一个连通器,你认为小强的看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2)小强试着用不同大小的力按压金属盒表面的橡皮膜,如图甲所示。当用较大的力按压时,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较大,发现此时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小珍将探头先后放在同一容器中液体的、两点处,液体密度不变,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他由此判断出、两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此可以得到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18.小赵和小王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液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猜想不同:
① 小赵猜想:与放入圆柱体的质量m物、体积V物有关,于是他将不同的圆柱体分别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测得相应的,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得:与m物 ___________ ,与V物 _________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 小王对小赵的猜想提出质疑:一定与圆柱体的体积有关吗?为了进行验证,他选用不同物体,将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测得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浸以及V物、,并记录在表二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__________ ,可知小王的质疑是 ___________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与9与10,可得:将一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 ____________ 。
五、综合题
19.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取,则由图像可知:
(1)该液体内深处的压强为______;
(2)该液体内深处的压强为______;
(3)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C 6.B 7.B 8.C
10. 不会 不会
11. 相同 不相同 U形管压强计 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变大,压强变大
12.
13.
14. 200 相平
15.
16.
17 错误 U形管左端处于封闭状态 较大 大于 液体深度
18.无关 有关 8与10 正确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浸越大,的增加量越大
19. 液体密度 两边的液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