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稳定物价土地改革
1950-1952抗美援朝
1950-1953知识回放巩固政权内政、外交
成就(建国初期)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学习目标: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
万隆会议的史实。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内政——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外交——(1)(2)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万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人大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图为党和国家领导在第一届人大会议主席台上的情景。从左起依次是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内政——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时间:内容:1954年地点:北京通过《宪法》;选举国家领导人2、1954年宪法内容:国家性质;权力机关:人大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选举国家领导人国家主席—— 国务院总理—— 毛泽东周恩来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想一想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外交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号组)
(1)何时何地何情况提出
(2)内容 (3)影响
二、万隆会议(双号组)
(1)会议时间、地点 (2)会议性质
(3)会议主题
(4)周恩来提出的方针及其意义
(5)如何理解“求同存异”中”“同”和“异”(此题全班思考)
二、新中国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⑵内容:⑶影响: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1955年4月17日至25日,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在印度印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亚非会议,通称万隆会议。这是周恩来总理在作大会发言。2、万隆会议 ⑴会议的召开:时间 : 地点:⑵会议的性质:
⑷ 周恩来提出的方针: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 万隆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⑶会议的主题: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求同存异” 意义: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一九五四年四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和发展民族经济。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所提出的 “求同存异”方针,你知道亚非国家同与异有哪些吗?周恩来外交智慧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周恩来外交智慧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在一次外交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对外方针后,回答记者提问。一位西方记者提问道:“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实际上是讥笑我国建国初的贫穷。 周恩来正色作答:“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全场愕然,鸦雀无声。 周恩来以风趣的语调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是由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货币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周恩来一语惊四座,大厅内顿时响起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周恩来外交智慧小结提高 建国初期我国内政和外交领域有哪些重大成就?①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和印度、缅甸联合发表。③1955年4月,周恩来代表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对比两次会议的不同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地点
重要文件
文件内容
选举国家
领导人
意义第一届政协会议 第一届人大会议1949、9 1954、9 北平 北京《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名称和性质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政府主席:毛泽东 国家主席:毛泽东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筹建新中国 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会议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包括(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④互不干涉内政 ⑤平等互利 ⑥和平共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中国共产党 B. 政治协商会议 C. 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 C.求同存异 D.改革开放DA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②开国大典。 ③万隆会议
④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⑤《朝鲜停战协定 》的签订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⑤①④③ D、②①⑤④③1950年1949年1955年1953年D改错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在同缅甸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1955年在日内瓦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印度万隆会议毛泽东(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周恩来参加哪次国际会议?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有何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万隆会议;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办的国际会议;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3)根据上述材料中的图二,周恩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缅怀周恩来同志确定一个纪念活动的主题。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