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位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南15公里处的
石马村。这里,原是一处规模不大,以石刻为主体的摩崖造像群,后人依像造屋,筑以殿阁,遂成为佛寺布局。宋代时,名为寿圣寺,因寺前有石马一双,人们俗称之为石马寺。石马寺中,现存石刻造像千尊左右。这些石雕中,大者
5米,小者5厘米,高1米以上者66尊。
其中,北魏、北齐造像约占70%,其余均为隋唐作品。
它始建于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距今已有1470余年历史。寺内所有石刻造像均分布于三块巨石的七个崖面上,共有3个石窟、178个佛龛、1300多尊造像,佛像最大的5米,最小的5厘米,造型优美,刻工洗炼,与云岗、龙门石窟造像有异曲同工之精妙,被中外石窟专家称为“我国石窟艺术的小家碧玉”,是山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昔阳县石马寺请游览过的同学说说看点有那些?
思考:古人为什么要在此建寺院?
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基础层次问题 1.按照成因,旅游资源分为那几类?
2.读教材找出,自然旅游资源有那些?人类活动开发出的旅游资源有那些?
3.红色旅游资源指的什么?
4.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自然因素有那些?
人为要素有那些?
5.读图归纳中国的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基础层次问题
6.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页阅读材料,按照中国近代史进程设计一个红色旅游线路?简要介绍景点的主要精神意义?
7.分析五大连池的形成?花岗岩球状分化景观的形成?
8.山东灵岩寺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什么?
新疆地区的坎儿井是一项有2000多年
历史的水利工程,看图说明它是怎样形成
的?在精神方面它有那些可观赏性?知识反馈坎儿井
晋中的民俗有那些,它是如何吸引
外地游客的?知识反馈山西大院文化民间剪纸文化晋中社火节
暑假,李钢同学想通过旅游,煅练自己体魄,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资料,给李钢同学设计一条适合他的线路,并简要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一、旅游资源的形成知识建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我国的地貌特征地势的阶梯性地貌类型的复杂性山地广布性高差的悬殊性(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宏观层面: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居住 (江河之滨、山前平原、植被繁茂之地等)微观层面:修建园林、寺庙、宝塔等强调自然和人文景观协调
人类活动的
影响作用二、旅游资源分布分布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地质基础自然地理条件社会认知因素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由断层湖形成的旅游资源
(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
滇池、洱海等)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地带性)
(“白色旅游” )
海景旅游资源“3S旅游”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痕迹”(古战场、
古渡口、万里长城等)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提升了
旅游资源的价值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的发展(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联系五大连池花岗岩球状风化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