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双减政策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摸底练习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双减政策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摸底练习B(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30 19: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下册双减政策下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摸底练习(B)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___
填空题
1、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是( )。如空气、声、电、光等。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 ),这种气体是( )。
3、物质的变化分为( )和,(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 )。
4、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 )的结果,发生了( )。
5、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生产生活原料。如( )、
( )、( )等。
6.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一种( )。
7.淀粉与碘酒混合会生成(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
8、绿色植物利用(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并为生物提供能量减少大
气中的( )含量,所以我们要保护森林和植被。
二、选择题
( )9、紫甘蓝上滴加白醋描述正确的是(▲)。
A.颜色仍是紫色,是化学变化 B颜色变成红色,发生了化学变化
C颜色仍是紫色,是物理变化 D颜色变成红色,发生了物理变化
( )10、小苏打的特点是白色细小颗粒,白醋的特点是(▲)。
①白色大颗粒 ②白色细小颗粒 ③具有酸味 ④透明液体
⑤能挥发 ⑥白色液体
A.① B.② C.③④⑤⑥ D.③④⑤
( )11、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每一组中的物质变化属于同类变
的是(▲)。
①糖水稀释 酒精挥发 轮胎爆炸 ②水果榨汁 铁的生锈 风力发电
③电灯发光 海水晒盐 火上浇油 ④食物腐烂 燃放烟花 粮食酿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长时间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是因为(▲)。
A.唾液是甜的 B.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C.米饭里有白砂糖 D.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 )1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水珠 B.用面粉烘制蛋糕
C.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冒“白气” D.闷热的夏天空调出风口飘散出“云雾”
( )14、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 B.光合作用过程产生了新物质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绿色叶子内 D.光合作用是物理变化
( )15、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放入一根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
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A.a B. b C. C D不确定
( )16、复印机工作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情
况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没有发生变化
( )17、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变化的速度快慢一样 B.一杯水放在阳光下蒸发完了,这是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中会有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
( )18、如图所示,在玻璃杯中放置两只高低不同点燃的蜡烛,把小苏打和白醋混
合后产生的气体沿着杯壁倒入杯中,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灭,说明(▲)。
A.二氧化碳比空气轻 B.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C.二氧化碳和空气一样重 D.不确定
( )19、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0、下列现象中的变化与其他三项变化不同的是(▲)。
A.纸张撕碎 B.沙和豆子混合 C.饭菜变馊 D.海水晒盐
( )21、防盗门门面、轿车车身涂油漆的做法主要是为了(▲)。
A.防止外力损伤 B.防止表面生锈
C.方便清洁 D.更美观
( )22、菜刀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锈斑的程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①切酸菜后放置 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 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
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 )23、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砂糖,点燃蜡烛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用蜡烛的内焰加热
B加热过程中发现金属汤匙被熏黑,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
C.用蜡烛持续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中,伴随着颜色改变、产生气味、发光发热、产
生沉淀现象
D.用蜡烛持续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中,白砂糖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蜡烛的变化
是物理变化
( )24、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
下列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A.白砂糖加热 B.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实验
C.蜡烛燃烧 D.日食的实验
( )25、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C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
( )26、关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如下判断合理的是(▲)。
A.仅根据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就可以确定该实验产生了新气体
B.根据这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能确定它就是二氧化碳
C.根据这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能确定它不是氧气。
( )27、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燃放烟花 B.燃煤发电 C.盐溶于水
( )28、为判断“铁生锈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需要寻找证据,以下不能作为
铁锈是新物质的证据的是(▲)。
A.用磁铁吸,铁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
B.用铁锥敲击,铁不容易碎,铁锈容易碎
C.铁生锈后体积变大了很多
三、连线题
29、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变化用线连起来。
木柴燃烧
物理变化 泥水静置
铁生锈
化学变化 食盐溶解
鸡蛋壳遇白醋
四、实验探究题
30、1.为探究铁生锈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将3枚洁净的铁钉同
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的试管中,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1)一周后,铁钉没有生锈的是( )。
(2)对照实验①②,可知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为( )。
A.空气 B.水 C.空气和水 D.温度
(3)若要探究铁钉生锈与水的关系,应选试管( )和( )。
(4)实验结果显示:铁钉生锈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
A.空气 B.水 C.空气和水 D.温度
(5)请你根据实验结论分析下列环境中地下铁管被腐蚀最慢的是( )。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6)如图所示,这是某个仓库的一道铁门。铁门上部生锈不严重,下
部生锈非常严重。为什么这道铁门的下部比上部更容易生锈
请说出可能的原因。
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向铁门的主人提出减慢铁门生锈的建议。
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条)
31、为了探究物质的变化,小新同学在厨房里做了一系列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回
答下列问题。
(1)小新用蜡烛加热饭勺中的白砂糖,发现( )。
A.白砂糖只变成液态的糖
B.白砂糖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白砂糖先融化成白色的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说明蜡烛
燃烧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蜡烛燃烧过程中( )(填“有”或“没有”)物理变化发生。如( )
(4)小新把一匙小苏打倒入盛有三匙白醋的玻璃杯中,盖上玻璃片,观察到有
( )产生,打开玻璃片,把燃看的木条伸入杯中,会发现( )。以上实验( )
(填“能”或“不能”)判断出产生的是什么气体,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
( )。
(5)下列有关小苏打和白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醋有一股刺鼻的酸味 B.小苏打是白色的 C.小苏打不是晶体
(6)以下气体中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不相同的是( )。
A.制作柠檬汽水时冒出的气泡 B.蜡烛燃烧产生的气
C.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气体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
由是( )。
32、材料分析题。
乐小优家里有一个小菜园,春天来了,乐小优和爷爷去菜园里播种,一段时间过去
了,菜园里的青菜在不断地长大,菜园里也出现了很多的小动物。乐小优家的小鸡每天
都去菜园里找食物,小鸡也在不断地长大。乐小优每天吃着菜园里的蔬菜,几个月过去
了她发现自己长高了,她感到非常的开心。
(1)小鸡和乐小优都在不断地长大,说明( )。
(2)(判断)青菜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 )
(3)下列关于食物在人体内消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胃将食物分解成为食糜(粥的模样),发生了化学变化
B.小肠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大肠吸收水分,发生了化学变化
(4)植物储存的营养来自( )。
A.土壤 B.光合作用 C空气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物质、物质 2、大量气体、二氧化碳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新物质产生 4、共同作用、化学变化 5、塑料、纤维、沥青 6、化学变化 7、蓝色物质 8、 太阳能、二氧化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9 10 11 12 13
B B D D B
14 15 16 17 18
D B B D B
19 20 21 22 23
A C B D B
24 25 26 27 28
B C A C C
三、连线题(每线1分,共5分)
29、
四、实验探究题(共39分)
30、(每空2分,共14分)
(1)②、③(2)A(3)①、③(4)C(5)D(6)铁门下部分容易和水接触、刷油漆、电镀(合理即可)
31、(每空2分,共26分)
(1)B(2)水珠、化学变化(3)有、蜡烛熔化(4)气体、木条马上熄灭、不能、二氧化碳(5)C(6)C(7)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32、(共9分3+2+2+2)
(1)食物具有能量(2)×(3)A(4)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