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文档属性

名称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1-18 21: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 分布和移动自主学习(一)、假设地表是均质的,且地球不自转。
1、赤道附近因 较多,气温 (高、低)空气膨胀 (上升、下沉),近地面形成 ;两极地区气温 ,空气收缩 ,近地面形成 。
2、由于赤道与两极存在温差,在学案图中补出箭头,形成环流北半球单圈环流模式赤道极 地北半球热力环流(单圈)高压(二)、假设地表是均质的,但地球自转。1、南北纬30°附近,气流 (上升、下沉),近地面形成 ;
南北纬60°附近,气流 (上升、下沉),近地面形成 。
可见,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和 。2、在下图相应位置上填出气压带的名称,并根据近地面风与等压线的关系,绘出每两个气压带之间的风带(用箭头表示风向)1、在右图中相应位置上标出全球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
2、在右图中补出箭头,形成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由近地面到高空的环流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 地东 风极 地东 风中 纬 西 风中 纬 西 风东 北 信 风 带东 南 信 风 带规律:高低相间,南北对称23°26′N23°26′S66°34′S66°34′N0°原因: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3)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夏至日冬至日偏北偏南春分日秋分日小结3太阳直射点移动 地球公转1受热不均
高低纬间太阳辐射单圈环流2地球偏转力
地球自转三圈环流(近地面)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 请在全球海陆分布图上填出气压带,用箭头表示出风带读海平面等压线图,思考:全球气压带分布呈带状分布还是呈块状分布?
1、观点一:呈带状分布,说明理由。
2、观点二:呈块状分布,说明理由。4、海陆分布与大气活动中心读图,讨论、分析:
(1 )从纬度位置看,该空气柱位于    气压带上。
(2) 夏季,陆地升温  (快或慢),温度  (高或低),空气  (上升或下降),使近地面形成  (高或低)气压中心;其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  气压中心。高快高上升低低高副热带高北半球
夏季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读图,讨论、分析:
(1)从纬度位置看,该空气柱位于     气压带上。
(2)冬季,陆地降温  ,温度  ,空气  ,使近地面形成  气压中心;其将 气压带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  气压中心。低快高低低下降高副极地低副极地低北半球
冬季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5、季风环流与季风东南风西北风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读《亚洲季风图》,讨论并填写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