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烛之武退秦师》
——说辞的艺术与智慧
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郑
新郑
函陵
氾水
秦
晋
晋 军
秦 军
回顾秦晋围郑事件
晋秦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gòu)中也。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学习任务:感受烛之武说辞的特色
活动1:请同学们给下列语句重新排序,并说明排序的原因。
(提示:分句概括,寻找关联点)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测未来
亡郑以陪邻
忆往事
舍郑无所害
示弱臣服
排序:5、2、4、3、1
游说的内容
示弱臣服5
亡郑以陪邻2
舍郑无所害4
忆往事 挑拨秦晋3
测未来 毛骨悚然1
逻 辑 严 密
利
离间
句 句 中 的
活动2:总结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技巧。
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技巧
善于示人以弱,以“退”巧避问题
善于分析利弊,以“害”巧析形势
善于揣摩心理,以“利”巧攻心理 内容
善于利用矛盾,以“史”巧施离间
言辞委婉透彻 ,柔中带刚,思路清晰缜密 语气
活动3:因声求气,诵读文本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心平气和,平缓肯定)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较轻,有力而肯定)。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反问,语调略高)邻之厚,君之薄也。/若(反问,语调略高)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态度诚恳,中速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夫晋,何厌
之有?(反问语气)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反问语气)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语气平缓,诚恳)
活动4:情景模拟
如果你是秦穆公……
请根据你的理解,在烛之武的说辞后面补充秦穆公的心理活动或神态。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烛之武说:
秦伯想:
小试牛刀
情景设置:有一次很好的机会让你去做现代烛之武。
假如你的舍友,对手机很痴迷,经常躲在被窝里看手机,严重影响了学习,试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劝说。
“前段写亡郑乃以陪邻,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思之毛骨悚然,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
——《古文观止》
思考:烛之武之所以能够游说成功,除了有才、有胆、有识、有大智慧,还有什么原因?
拓展训练
实践演练
阅读下面评论秦穆公退兵的一段文字,以“我看……”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看法。要求:不少于200字,有观点有分析。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吕祖谦《东莱左氏博议》)
枝
感
谢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