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 唐诗三首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诗人简介
761年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
弃官辗转
公元759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茅屋栖身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感慨
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怒 号 挂 罥 沉塘坳 布衾
俄 顷
广 厦 庇 护
shà
qǐng
xiàn
见 此屋
háo
juàn
bì
qīn
ào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古诗原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古诗译文
读通诗意,描绘画面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用四个字描绘每一节诗所展现的画面。
细读古诗,品味诗句
自由朗读一到三节,选出给你感受最深刻的语句进行赏析。
(温馨提示: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关键词、情感等方面入手分析)
诗人在叹息什么?
叹息天公无情,毁我茅屋。
叹息孩童幼稚,抢我茅草。
……
战乱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据《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城邑之内,不满千户。方圆百里,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社会陷入混乱,无数苦难百姓流离失所,各地饥荒严重。战争迫使官府大量增加税收, 导致民不聊生!
安史之乱后杜甫的经历
755年安禄山叛乱 杜甫由长安到白水县、奉先避难,衣食不保、幼子因饥饿而死。
756年 逃难途中被叛军逮捕,押至长安。
757年 艰难逃离长安,朝望投奔唐肃宗。
为官时,刚正耿直,尽遭陷害。
758年 直谏唐肃宗,触怒圣上,一再贬官
后被迫辞官。
759年初春 生活困顿、积怨成疾,卧病在家。
从东都先后漂泊到华州、秦州等地。
10月 遇上自然灾害,到同谷逃荒,住山洞、挖野菜充饥。
感悟诗情
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的济世情怀及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拓展训练
请以“我眼中的杜甫”为题,写一段话。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1、会当凌绝顶,( )。
2、烽火连三月,( )。
3、窗含西岭千秋雪,( )。
4、读书破万卷,( )。
5、朱门酒肉臭,( )。
6、出师未捷身先死,( )。
一览众山小
家书抵万金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下笔如有神
路有冻死骨
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堂检测
杜甫,字 ,自称 , 代伟大的
。 因其诗常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被誉为“ ”。
子美
少陵野老
唐
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
《卖炭翁》
24 唐诗三首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白居易)
看一看
想一想
作者围绕“炭”写了几件事?
烧炭——运炭——抢炭
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
十指:黑
穿着:衣正单
心理-----心忧:炭贱 何愿:天寒
可怜的人,
辛勤劳作,仅为温饱;
衣衫单薄,却期待着天寒。
为下文写宫使
抢炭的罪行做铺垫
作者在“烧炭”部分,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卖炭翁的艰辛?
天寒地冻------“一尺雪” “碾冰辙”(自然环境烘托?)
人苦------“牛困人饥”、“泥中歇”
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
作者在“运炭”部分,用哪些关键词写出卖炭翁的艰难?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小组讨论:请找出作者写宫使及表现其残酷掠夺的关键词、句,请赏析。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炭直------半匹红纱一丈绫
(对比:一车炭,千余斤)
外貌------黄衣、白衫、翩翩
——趾高气扬(对比)
动作------把、称、回、叱、敕、牵、系
——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心理------宫使驱将惜不得
(对比:地位悬殊)
小组讨论:请找出作者写宫使及表现其残酷掠夺的关键词、句,请赏析。
艺术特色
(1)典型材料的选择与创作;
(2)通过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3)鲜明的对比表现人物的 不幸遭遇,宫使掠夺的残酷。
何谓宫市?
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有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的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分文不给,还勒索进奉的(进献财物的人)“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苦。汉语《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映社会现实)
史书资料助读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街吏擒以闻,诏黜(chù)此宦者,而赐农夫绢juàn十匹;
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
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顺宗实录·宫市》
拓展想象
一辆破败黝黑的牛车,一位步履蹒跚的老翁,在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世界里,面对宫使的抢夺,卖炭翁既不能讲道理,也没法讨价还价。
此时,如果你是卖炭翁,你伫立在这泥泞中,看着自己渴望用来换取衣服和食物的千斤炭离自己越来越远时,你是什么感受?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体察民间疾苦,关爱百姓——同情;
憎恶和批判黑暗势力——揭露。
作业布置
1、背诵《卖炭翁》
2、将本文加入合理的想象,完成一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