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1.热量计算公式:Q=cmΔt,其中的Δt既可以表示温度升高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温度降低的多少。物体吸收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其中t为________,t0为________。物体放出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放=__________计算。
末温
初温
cm(t0-t)
2.如图所示的是一种学生饮用奶,在饮用前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若其中奶的质量为0.25 kg,奶的比热容是4.0×103 J/(kg· ℃),当把它从10 ℃加热到40 ℃需要吸收________J的热量。
增大
3×104
3.在已知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利用变形式________便可以求出该物质的比热容。
(或初温和末温)
温度改变量
4.关于状态一定的某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D
5.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 g、温度是24 ℃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 ℃,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J/(kg·℃)。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_。
0.46×103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沙石 0.92×103 水银 0.14×103
铝 0.88×103 铜 0.39×103
铁、钢 0.46×103 铅 0.13×103
铁、钢
6.若要求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填物理量符号),用到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若要求该物体的末温,则还需要知道它的________。
Q
c
m
初温
7.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初温为20 ℃、质量为50 kg的砂石吸收3.6×106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________℃。[砂石的比热容为0.9×103 J/(kg·℃)]
100
8.质量为20 kg的水,吸收了6.72×106 J的热量,温度升高到90 ℃,求水的初温。[c水=4.2×103 J/(kg·℃)]
9.若要求出物体的质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填物理量符号),用到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
c
Q
Δt
10.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度是60 ℃,流出的水温度是56 ℃,则每天需要______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c水=4.2×103 J/(kg·℃)]
2500
11.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 kg,若水温平均升高0.8 ℃,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相同质量的沙石吸收(c水>c沙石),则沙石升高的温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8 ℃。[c水=4.2×103 J/(kg·℃)]
3.36×1010
大于
12.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吸热,则温度________;灶上的锅中装有2 kg初温30℃的水,当水吸收了7.56×105 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了________℃。[当地为标准大气压,c水=4.2×103 J/(kg·℃)]
不变
70
返回
13.【中考·呼和浩特】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有200 kg的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了10 ℃,水吸收的热量。
解:水吸收的热量Q=cmΔt=4.2×103J/(kg·℃)×
200 kg×10 ℃=8.4×106 J。
(2)天气原因,水箱内200 kg的水,温度从90 ℃降低到50 ℃,和温度从30 ℃升高到80 ℃,放出的热量与吸收的热量之比。
解:水降低温度放出的热量与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Q放∶Q吸=cm(t0降-t降)∶cm(t升-t0升)=(t0降-t降)∶
(t升-t0升)=(90 ℃-50 ℃)∶(80 ℃-30 ℃)=4∶5。
返回
14.【2021·鞍山】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 min记录一次温度。
(1)图甲是这位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实验中用__________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
27
加热时间
(4)某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______吸热能力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J/(kg·℃)。
水
2.1×103
返回
15.如图是用电磁炉烧水时的情形。已知该电磁炉每分钟能提供9×104 J的热量,壶的容积为2.5 L。求:
(1)壶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大?(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解:壶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 = ρV =1.0×103 kg/m3×2.5×10-3 m3=2.5 kg。
(2)在壶中装满25 ℃的水,用这种电磁炉给水加热9 min 20 s,壶中水的温度将升高多少摄氏度?[不计热量损失,当时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