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试卷共150分,答卷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 阅 读 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变化。从北宋前期经后期到南宋,“无我之境”便逐渐在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以愉悦帝王为目的,甚至皇帝也亲自参加创作的北宋宫廷画院,把追求细节的真实写实发展到了顶峰,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院体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画很自然地成了这一标准的最好体现和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尽管已开始有与此相对抗的所谓文人墨画,但整体上说,上行下效,从院内到院外,追求细节真实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 与细节真实并行而更值得重视的院体画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虽然以诗情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都要从这里算起。对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为中国山水画的自觉要求。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就已形成,到南宋院体画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画家马远、夏珪以及其他人的许多作品,这一特色便显得极鲜明。它们大都是在颇为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很不一样,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自然山水。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但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真实描写上,还是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尽管比北宋山水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基本仍从属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这一前提之下,所以它处在“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行程之中,是厚重的院体画而绝非意气的文人画,基本仍应属“无我之境”。而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三种艺术意境——“有我之境”,则要由元代文人画来确立。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有关“院体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诗意的极力提倡是院体画更值得重视的一种审美趣味。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的,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 B.南宋院体画将北宋后期就已形成的追求诗意的审美趣味发展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C.院体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D.以诗情入画并非由院体画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则是从院体画开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北宋前期经后期到南宋,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 B.宋元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三种艺术意境:北宋前期的“无我之境”,南宋时“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朝文人画的“有我之境”。 C.马远、夏珪等人的作品都是在颇为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的。 D.南宋山水画无论在对对象的真实描写上,还是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基本上仍以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为前提。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工笔花鸟画成为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追求细节真实也因上行下效而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这说明画中美学趣味的变化与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B.北宋山水是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自然山水,具有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只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C.文中所提到的院体画分为两类:工笔花鸟画和山水画。前者主要体现的是追求细节真实这一美学标准,后者主要体现的是对画面的诗意追求这一美学标准。 D.南宋山水画虽然比北宋山水画在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上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仍属于厚重的院体画,而绝非意气的文人画。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18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B、?朝菌不知晦朔 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C、 众人匹之 匹:比
D、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誉:称赞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御六气之辩 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6.比较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夫列子御风而行 ②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7.比较下列句式特点,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
A、奚以知其然也 B、彼且奚适也
C、彼且恶乎待哉 D、辨乎荣辱之境
8.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3分)
译文: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9、“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5分)
答:??????????????????????????????? ??????????????????????????????
10、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1.请在横线上补写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
(1)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
(2)-----------,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念桥边红药,---------------。
(4)-----------------,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只今惟有鹧鸪飞。
三、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
王怀让
香消了也么哥,玉碎了也么哥,常香玉去了也么哥......常香玉去了,她在六月的第一天的清晨悄悄地去了。
她把俏皮的小红娘留给了我们,她把悲愤的白素贞留给了我们,她把英武的花木兰留给了我们。她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还有她做人的感悟--戏比天大,还有她从艺的经验--艺无止境...... 有了这一切,这个世界上便永远有个常香玉。
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常香玉在岁月的记忆里。9岁学艺,13岁唱红,她说她是为着"乡亲们一辈子不生气"而唱,她是为着"乡亲们每一天乐呵呵"而唱。那是一个艺术被僵化和保守禁锢着的年代,豫剧怎么也流传不开。少年的常香玉开始了创造。她背着师傅们偷偷地学别的了,她把京剧、曲剧、坠子和民歌中的许多好听的东西拿过来,悄悄地糅进豫剧的唱腔里。不知道哪一天,人们忽然觉得常香玉的唱腔变了,变得好听了,于是送给她很多掌声。也有暴风骤雨,有人说常香玉是豫剧的"叛徒",常香玉的演唱"四不像"。常香玉说:"管它几不像,我就要一个像,像真正的戏剧;叛徒就叛徒吧,我就是要投降好听的。"
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常香玉在人民的口碑上。1938年,我们看到了被黄河洪水淹没了家园的河南难民们,一路呼号,一路乞讨,向西流浪的画图。我们也看到了,年轻的常香玉把自己的演出所得全部拿来买成小米,煮成热粥,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儿子搀扶着的就要倒下的老人,母亲怀抱里的奄奄一息的孩童。这使人想起她的一位巩义老乡,一位一千多年以前的瘦老头子。就是这个瘦老头子,在一个风高雨急的夜晚,面对着屋顶的茅草被狂风卷去,无限感慨地吟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她莫非得了他的真传,诗也好,戏也好,大凡艺术都是相通的。所以她说:"没有博大的胸襟,你就别搞艺术。"
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常香玉在和平的守望里。突然有一天,美帝在朝鲜投下的炸弹炸碎了和平,一个艺术家在剧场里的演唱再也继续不下去了。她和她的同仁们一道,过黄河,过长江,过珠江,然后又过珠江,又过长江,又过黄河,一百多天风和雨,八千里路云和月,用自己唱遍了半个中国的歌声买回了一架飞机。这架飞机的名字叫"常香玉号"。谁说歌声不是炮火?"常香玉号"就是歌声,歌声就是飞翔在炮火连天的朝鲜的上空,歌声就是歼灭了气焰嚣张的敌人。
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常香玉在人生的舞台上。常香玉的后半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站在戏曲学校的讲台上的。她五十多岁的时候,还每天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们一同起床,一同做操,一同踢腿,一同下腰,一同"啊啊啊"地去迎接每一轮都很新鲜的朝阳。她收了许多徒弟,她对徒弟们像对自己的亲闺女那样传授做人的经验,传授从艺的体会。我曾经亲眼看到过她为了校正王希玲的一个念白、虎美玲的一句唱腔、王惠的一个跪步,而一遍一遍地亲自念白、而一句一句地反复演唱、而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把跪步做得出神入化。王惠是个有心人,她在学跪步的时候竟然带着照相机,让旁边的人把老师的形象拍摄下来。多少年以后,王惠还经常拿出来那一张照片。
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常香玉在未来的事业中。她在十几年以前就经常说,艺术是永远不应该长白头发的。忽然有一天,她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她宣布了设立"香玉杯"艺术奖的决定。新闻记者们如获至宝地抓到了一条新闻,这条新闻一直延续了15年,延续到今天。15年来,"香玉杯"历经9届评选,已先后有河南的、山东的、江苏的、湖北的、安徽的、河北的、甘肃的、新疆的等8个省区的一百多位戏剧新秀获此殊荣。文化部长来颁过奖,省委书记也颁过奖,当他们把那盛满希望的奖杯颁发给艺术的下一代的时候,那杯子很重,他们赞扬那杯子里盛着的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一种信念,那信念叫做:未来。
(选自《学习时报》第241期)
【注】常香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开头模仿了元杂剧的曲词,十分符合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的身份,且哀婉动人,"香消""玉碎"既表达了她生前的美貌和在艺术界的价值,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叹息。
B.第2段运用了一组排比句,生动地说明常香玉曾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戏曲形象,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真实。
C.作者选取了常香玉一些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如"管它几不像,我就要一个像,像真正的戏剧;叛徒就叛徒吧,我就是要投降好听的。""没有博大的胸襟,你就别搞艺术。"这些语言都揭示了人物的本质特征。
D.文中特别交代了"常香玉号"飞机和"香玉杯"艺术奖,有意借助这些典型的事物突显常香玉德艺双馨的人品,为和平、艺术做出的巨大贡献,来抒发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怀。
E.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围绕"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展开材料,通过多个侧面表现了常香玉值得人们尊重和怀念的艺品和人品;文章还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感人的效果。
(2)第4段提到的"瘦老头子"是哪位古人?这里与他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3)"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文章表现了常香玉哪些可贵的品格?请简要概括。(6分)
答------------------------------------------------------------------------------------------------------------------------------------------
(4)本文既概括又具体地叙述常香玉的事迹,请简析作品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以及作用。(8分)
答:-----------------------------------------------------------------
-------------------------------------------------------------------。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海尔集团内部团结、求实、勤奋、向上的优良风气已经蔚然成风。
B、 元旦期间,手机市场又掀起了降价大战,这种惨烈的降价战,使国产品牌仅剩下硕果仅存的几家了。
C、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犹如一张网。但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的环节,就能纲举目张,轻轻松松做个优秀的班主任。
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文化素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语言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明察暗访采写的报道,为铁道部门的调查取证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
故宫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1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著名学者庞朴在他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说: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
①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 ②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③规定者人们的价值取向 ④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
⑤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 ⑥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A、④①⑤⑥③② B、⑤④⑥③①② C、⑥⑤④③②① D、①④⑥⑤②③
16、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请结合提示和你的了解再列举出四种(4分)
① 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 ②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③ --------------------------- ④------------------------------
⑤ --------------------------- ⑥-------------------------------
17、标点符号往往能引起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的阐发某种生活道理。(6分)
答:-----------------------------------------------------------------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华兹华斯是英国知名诗人。
有一位华兹华斯的粉丝,怀着朝圣的心情专程去拜访他。华兹华斯刚好不在,来开门的是一个女仆。那人怅然若失,但随即恳求:“我不远千里而来,你能否行个方便,让我参观一下你主人的书房?”女仆见他如此诚恳,便带他到了一个房间。
他在四壁都是书的房间里流连片刻后,忍不住赞美:“我真是不虚此行,这是我见过的最丰富、最美妙的书房。”
“这里是我家主人放书的地方。”女仆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家主人说,户外才是他的书房。”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