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2课时 康普顿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 第2课时 康普顿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0 20: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2课时 康普顿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太阳光从小孔射入室内时,我们从侧面可以看到这束光;白天的天空各处都是亮的;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发现尽管太阳光耀眼刺目,其他方向的天空却是黑的,为什么?
答案:在地球上存在着大气,太阳光经大气中微粒散射后传向各个方向,而在太空中的真空环境下光不再散射只向前传播。
【思考与讨论】
一、康普顿效应
1.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
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成分外,
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的学生,中国留学生吴有训测试了多种物质
对X射线的散射,证实了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
晶体
光阑
X 射线管



X 射线谱仪
石墨体
(散射物质)
j
0
散射波长
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
3.经典电磁波理论的困难
根据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
无法解释波长改变和散射角的关系。
4. 光子的动量
(1) 表达式 p=
(2) 说明
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动量变小,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5.光子说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康普顿用光子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这种效应。X射线的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像其他粒子那样具有动量,康普顿效应是X射线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作弹性碰撞的结果,光子和电子相碰撞,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散射光的频率小于入射光的频率。
6.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 的假设;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7. 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的对比
(1)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都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2)波长较短的 X 射线或 γ 射线产生康普顿效应,波长较长的可见光或紫外光产生光电效应。
例1 (多选)频率为ν的光子具有的能量为hν/c,动量为。将这个光子打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子上,光子将偏离原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子的散射。下列关于光子散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且运动速度变小
B.光子由于在与电子碰撞中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增大
C.由于与电子碰撞,散射后的光子波长大于入射光子的波长
D.由于与电子碰撞,散射后的光子频率小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解析:光子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大小不会改变,A错误;光子在与电子碰撞中将损失能量,频率减小,波长变长,B错误,C、D正确。
答案:CD
1. 光学发展史
学说名称 微粒说 波动说 电磁说 光子说 波粒二象性
代表人物 牛顿 惠更斯 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 公认
实验依据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光的干涉、光的衍射 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横波,光速等于电磁波速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光既有波动现象,又有粒子特征
内容要点 光是一群弹性粒子 光是一种机械波 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是由一份一份光子组成的 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2. 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
(1) 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衍射现象;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
(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要作用。
(3)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波动性的特征物理量,因此 ε = hν 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
(4)对不同频率的光,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5)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粒子性。
综上所述,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间并不是独立的。
例2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