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识图,学会添辅助线将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进行图形、符号语言、几何语言间的转化。能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推理。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推理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养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提高证明的能力。难点:推理过程较为复杂,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启发探究
教学手段 PPT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10分钟 创设情景:脑经急转弯:“大猩猩为什么不喜欢平行线?”知识回顾:1、小组长检查小组作业。2、数学组长带领小组自己用红笔批改作业,并组织讨论作业中的问题。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 教师出示投影学生抢答教师巡视学生批改学生总结教师书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结构帮学生梳理知识点让学生更好的关联各个知识通过回顾有关知识,以题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旧知。
巩固训练10分钟 好题齐分享 教师为主持人,学生抢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索思考15分钟 五、探究思考例1. 如图EF∥AD,∠1=∠2,∠BAC=70 o,求∠AGD.例2.已知:如图∠1=∠2,∠C=∠D,则∠A=∠F相等吗?试说明理由例3.如图,已知AB∥CD,∠BAE=130°,∠DCE=140°,求∠AEC的度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阐述过程,从简单题开始积累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讲解学生思考,可以合作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回顾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之间的互逆关系学生归纳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阐述推理过程,板书证明过程。 通过基本图形,为后面解复杂题积累解题思路重点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一般的解题方法,通过这组变式训练,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图形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自信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书写格式
拓展提高8分钟 六、拓展延伸探索:∠A,∠C与∠ APC的数量关系 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解题方法学生讨论完成教师点评解题策略:添加辅助线。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灵活化,能大胆思考,敢于尝试考察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掌握,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及推理能力。
课堂小结2分钟 师生一起回顾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提问: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发言 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通过问题形式归纳出本节的重点。
板 书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