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十(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十(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18 23: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十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如图,CD为⊙O的直径,CD⊥EF,垂点为G,∠EOD=40°,则∠DCF= ( )
A.80° B.50° C.40° D.20°
2.如下图OA=OB=OC且∠ACB=30°,则∠AOB的大小是【 】
A.40° B.50° C.60° D.70°
3.如图1,△ABC内接于⊙O,CD是⊙O的直径,∠BCD=50°,则∠A的度数是 ( )
A. 40° B. 35° C. 30° D. 25°
4.在Rt△ABC中,∠C=90°,AC=12,BC=5,将△ABC绕边A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A.25π B.65π C.90π D.130π
5.如图,已知PA是⊙O的切线,A为切点,PC与⊙O相交于B.C两点,PB=2㎝,BC=8㎝,则PA的长等于

4㎝ B. 16㎝
C.20㎝ D. 2㎝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一象限,与轴相切于点,与轴交于,两点,则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顶点在圆周上的角是圆周角;②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③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⑤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8.如图所示的两圆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外切 (C)相交 (D) 内切
10. 如图,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切小圆于点,若,则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间满足(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到△A′BC′,使A,B,C′在同一直线上,若∠BCA=90°,∠BAC=30°,AB=4cm,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cm2.
12.如图, ⊙O的半径OA=6, 以A为圆心,OA为半径的弧交⊙O于B、C点, 则BC=

13.如图,AB、CD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弦,圆心角∠AOC=130°,AD、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则∠P= .
14.如图,△ABC内接于⊙O,AB、CD为⊙O直径,DE⊥AB于点E,sinA=,则∠D的度数是 .
15.已知一个半圆形工件,未搬动前如图所示,直径平行于地面放置,搬动时为了保护圆弧部分不受损伤,先将半圆作如图所示的无滑动翻转,使它的直径紧贴地面,再将它沿地面平移50米,半圆的直径为4米,则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__________ 米.
16.如图,⊙O的半径OA=10cm,弦AB=16cm,P为AB上一动点,则点P到圆心O的最短距离为 cm.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长.
18.如图,已知⊙O上的三点A、B、C,且AB=AC=6 cm,BC=10cm
(1)求证:∠AOB=∠AOC
(2)求圆片的半径R(结果保留根号);
(3)若在(2)题中的R的值满足n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
19.如图,A、B是⊙O上的两点,∠AOB=120°,C是的中点,求证四边形OACB是菱形.
20.如图,ABCD是⊙O的两条弦,延长AB、CD交于点P,连接AD、BC交于点E,∠P=30°,∠ABC=50°,求∠A的度数.(8分)
21.如图,某社区有一矩形广场ABCD,在边AB上的M点和边BC上的N点分别有一棵景观树,为了进一步美化环境,社区欲在BD上(点B除外)选一点P再种一棵景观树,使得∠MPN=90°,请在图中利用尺规作图画出点P的位置(要求:不写已知、求证、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
22.如图8,已知△ABC,AB=AC,以边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DE.
(1)求证:DE=DC.
(2)如图9,连接OE,将∠EDC绕点D逆时针旋转,使∠EDC的两边分别交OE的延长线于点F,AC的延长线于点G.试探究线段DF、DG的数量关系.
23.如图,有一木制圆形脸谱工艺品,、两点为脸谱的耳朵,打算在工艺品反面两耳连线中点处打一小孔.现在只有一块无刻度单位的直角三角板(斜边大于工艺品的直径),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确定点的位置(画出图形表示),并且分别说明理由.
理由是:
24.在Rt△ABC中,BC=9, CA=12,∠ABC的平分线BD交AC与点D, DE⊥DB交AB于点E.
(1)设⊙O是△BDE的外接圆,求证:AC是⊙O的切线;
(2)设⊙O交BC于点F,连结EF,求的值.
25.如图,是半径为的上的定点,动点从出发,以的速度沿圆周逆时针运动,当点回到地立即停止运动.

(1)如果,求点运动的时间;
(2)如果点是延长线上的一点,,那么当点运动的时间为时,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D
7.B
8.C
9.A
10.C
11.
12.
13.40度
14.30°。
15.(2π+50)
16.6
17.(1)∠DEB = ∠BOD = 26° (5分)
(2) (10分)
18.(1)略 (2) (3) 6 4
19.解:∵∠AOB=120°,C是的中点,
∴∠AOC=∠BOC=60°
∵AO=BO=OC
∴△AOC,△BOC都是等边三角形
∴AO=BO=BC=AC
∴四边形OACB是菱形
20.解:∵∠ABC为△BCP的外角
∴∠ABC=∠P+∠C
∵∠ABC=50°,∠P=30°
∴∠C=20°
由圆周角定理,得∠A=∠C,
∴∠A=20°
21.解:如图所示:
点P即为所求。
22.(1)证明:∵四边形ABDE内接于⊙O,
∴∠B+∠AED =180°
∵∠DEC+∠AED =180°
∴∠DEC =∠B
∵AB=AC
∴∠C =∠B
∴∠DEC =∠C
∴DE=DC
(2)证明:∵四边形ABDE内接于⊙O,
∴ ∠A+∠BDE =180°
∵∠EDC+∠BDE =180°
∴∠A=∠EDC
∵OA=OE
∴∠A=∠OEA
∵∠OEA=∠CEF
∴∠A=∠CEF
∴∠EDC=∠CEF
∵∠EDC+∠DEC+∠DCE =180°
∴∠CEF+∠DEC+∠DCE =180°
即∠DEF +∠DCE =180°
又∵∠DCG +∠DCE =180°
∴∠DEF=∠DCG
∵∠EDC旋转得到∠FDG
∴∠EDC=∠FDG
∴∠EDC -∠FDC =∠FDG -∠FDC
即∠EDF=∠CDG
∵DE=DC
∴△EDF ≌ △CDG(ASA)
∴DF=DG
23.

24.(1)证明:由已知DE⊥DB,⊙O是Rt△BDE的外接圆,
∴BE是⊙O的直径,点O是BE的中点,连结OD,
∵,∴.
又∵BD为∠ABC的平分线,∴.
∵,∴.
∴,即∴
又∵OD是⊙O的半径,
∴AC是⊙O的切线.
(2) 解:设⊙O的半径为r, 在Rt△ABC中, ,

∵,,∴△ADO∽△ACB.
∴.∴.
∴.∴
又∵BE是⊙O的直径.∴.∴△BEF∽△BAC
∴.
25.(1)或(2)直线与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