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25页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25页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2 13: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说和做
臧克家
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积累文章中出现的生动优美的词句、感受作者精最凝练的语言。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勾画关健语句与段落,梳理文章结构,体会文章选材典型、结构严谨特点。
3、体会闻一多潜心钻研、认真专注的治学态度,以及勇敢无畏、激昂的爱国情怀
素养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典型素材、突出人物精神面貌写作手法,以及严谨的结构思维。
2、感受文章诗意的语言风格,体会精致凝练、热情澎湃的语言之美。
3、树立正确的“言行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治学态度
关于作者
作者
  臧克家1905一2004),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著名诗人,闻一多的学生。
个人成就
  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被誉为“农民诗人”,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
  著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我的诗生活》《十年诗代表作选》《炉火》《生命的零度》《李大钊》等。其中1933年出版的《烙印》是他的第一部诗集。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展现了李大钊作为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
理解文题
文章标题指出文章写作对象为闻一多先生,写作的重点内容则是关于其“说和做”的言行片段。
创作背景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二人交往甚密,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又于1980年2月写了本篇散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字词清单
典籍(jí) 地壳(qiào) 校补(jiào)
小楷(kǎi) 秩(zhì)序 硕(shuò)果
赫(hè)然而出 潜(qián)心贯注
澎(péng)湃(pài) 函(hán)寄
词语解释
【无暇及此】指没有时间顾及这件事,形容十分忙碌。暇,悠闲;及,顾及。
【众物腾怨】形容各种物品摆放乱象纷杂,似对它的主人怨气腾升。
【心不在焉】意为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焉,文言虚词,相当于“于此”。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
[潜心贯注]形容做事用心专注。
[心会神凝]指精神高度集中,十分认真。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函寄]用信邮寄的意思。
[警报迭起]文中指国民党当局蓄意杀害闻一多的信号多次出现。迭,屡次、接连。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例句曹操在诗中慷慨淋漓地表现出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热情澎湃]形容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像波涛一样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汹涌奔腾。澎湃,形容水的声音,指声势浩大,也指激动的心情。
词语解释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引用、对比】升运用引用和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态度和原划,引领全,为下文做铺垫。
【比喻】运用比喻的修碎手法,把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他钻研学术务实和执着。
研读文本
[段析]引用闻一多先生的原话,作为下文叙事的第个方面(学者方面)的总纲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 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 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 面,——作为学者的方面”总承上文,“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 方面”总起下文,使文章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作者围绕这两方面分别写了哪几件事
作为学者方面主要围绕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 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革命家方面主要写了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和参加游 行示威三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 成就卓越的学者,一 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深层探究
研读第一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 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示例: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介绍,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潜心学术勤奋钻研废寝忘食的 学者形象。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 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得好, 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 “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 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深层探究
因为他写出了 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 “吃尽、 消化尽” 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 “炯炯目 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钻研的精深。闻一多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闻一多先生治学 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药方, 这让我们想到了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 想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 人生选择。
小组交流,重点分析
闻一多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作为革命家的的闻一多是说了紧跟着就是做(说了就做,言行一致);那他做了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目的:①“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意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探求振兴我们民族的方法。
表现为: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饭,几乎忘了吃”,“夜间睡得很少”。
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像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说说闻一多先生的前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伟大的爱国斗士。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描写: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这是比喻。比喻闻先生研究学问是为了救国,是企图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这一句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乐。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
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为“学者”的方面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说 做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1.几年辛苦,著《唐诗杂论》;
2.十年艰辛,著《楚辞校补》;
3.著《古典新义》,“何妨一 下楼”。
向全国人民呼喊
亲自起稿政治传单
“最后一次讲演”
不畏凶险,走在前头,昂首挺胸,
大义赴死。
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学者
革命家
闻一多
三本书
三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小 结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