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3课 树和天空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中册
1. 了解作者及其创作风格,理解题目的内涵。
2. 领悟诗中“树”“天空”等重要意象的内涵。
3. 理解诗歌意境的特点及内容的内在联系,探究诗人的写作视角。
4. 感受诗人用简洁的艺术形式表现丰富感受与深刻思考的艺术美。
素养目标
树和天空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著名诗人、心理学家,被誉为“20 世纪西方最后一位诗歌巨匠”。获2011 年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特朗斯特罗姆中学毕业后,考入斯德哥尔摩大学修心理学。1956 年毕业后留校,任职于心理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强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他使用许多联想的手段,用很少的字来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情。使用大胆的比喻、自由的节奏和古诗的结构。用语温和,不强硬。风格简单,通过令人意外的诗句和联想来吸引人。因为他“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风、雨、日、月、天、地、人,通过个人文学与哲学的推动力及社会体验,熔铸成一个个独立的整体——诗歌”,而被誉为“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诗人”。
主要作品:诗集《诗十七首》《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堂》《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巨大的谜语》《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等。
作者简介
《树和天空》这首诗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树”和“天空”是诗歌中的两个主要意象,以此为题,既具有画面感,又暗示出二者所代表的某种关系,蕴含着诗人对我们生存以及我们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思考。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特朗斯特罗姆说:“我常常从一个物体或状态着手,为诗建立一个‘基础’。这基础有时是一个地点。诗从一个意象中渐渐诞生……我用清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现实世界。”他的代表作《风暴》《树和天空》《孤独》《宫殿》《夜曲》等,无一不是意境的经典显现。这里,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交融,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内心体验,巧妙地做到了心与物的协调统一而心驰物外,意与境的浑然一体而意溢于境。《树和天空》,就是一首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交融,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内心体验的诗。
课文探究
1.诗歌第一节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雨中”“匆匆走过”的树,“倾洒的灰色”,运用拟人手法将“树和天空”的动态画面呈现出来。诗人以违背人们常规认知的描写,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新奇感觉。
2.诗歌第二节这一节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雨后的清新,晴朗的夜晚,挺拔、静闪的树,树的等待,还有被等待的在空中绽开的雪花,共同营造了一种朦胧、静谧、神奇、充满自然和生命气息的意境,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本诗通过对树和天空之间一种隐秘联系的把握与揭示,写出了自然万物之间一种和谐与默契的情怀。
深入探究
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诗中的树,在诗人的笔下作为诗中的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人的自觉和主动性。它“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还可以“停下脚步”“挺拔地静闪”“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不仅有了动作,而且有了情态,有了意识,有了心理期待。对树的这种感受,我们平时少有。同时,“我们”在诗中只是一个旁观者,仿佛成了它身边的一棵“树”。这种奇异的构思和联想,使得诗中的树带给人一种新鲜奇妙的感觉。
1.诗中的“树”给人怎样一种感觉?为什么会让人有这种感觉?
① 诗中“树”这一意象是突出的,而“天空”其实也是无处不在的。除了第二节末句中直接提及“天空”外,第一节中的“雨”“倾洒的灰色”“果园”“黑鹂”、第二节中的“晴朗的夜晚”“静闪”等意象或词语,都代表着“天空”的存在。其实,“树”
本身就扎根大地而指向“天空”。
②“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永恒的关系。“树”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个体,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的存在,这种存在之间相互关爱与扶持,既在无限和永恒的“天空”下积极地承受着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2.诗题为“树和天空”,而“树”在诗中体现的比较突出,“天空”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怎样联想和理解“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
作为冬天的象征,它不可避免地预示着寒冷,然而“严寒犹有傲霜枝”,它又恰恰充分凸显了强大意志。承续前文,它又是万物对宇宙规律一次充满自信的认可与迎取,甚至可理解为人类、自然万物在生命暂歇阶段对某种邂逅中的期许。
它代表了宇宙的肃杀和自然规律的必然。从审美的角度看,“雪花”更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合间、和谐共存的圆融化境。
3.如何理解诗中“雪花”这一意象的内涵?
第一节写“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的树,“倾洒的灰色”,充满生命的搏击、忙碌、成长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动感十足的意境。第二节写雨停树静,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意境,以静为特征。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代表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停歇”,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有急事”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经历过生命的奔波与成长,心中对未来又充满一种美好的期待。
4.这首诗的前后两节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系?
① 以简单的意象构建微妙的意境。
这首诗以树、雨、雪、天空等若干简单的意象,构建起或动态十足或宁静神秘的意境。雨中行走的树“有急事”,从雨中汲取生命的树如同“果园里的黑鹂”;晴朗夜空里的树在“挺拔地静闪”,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这一切,唯美神秘,似乎伸手可及却又难以捉摸,让人在这朦胧而微妙的意境中感受诗歌的美和魅力。
5. 试分析本诗的写作特色。
② 以独特的视角展示深刻的思索。
这首诗的视角,虽从“树”落脚,却又能反诸人类自身。如从树“匆匆走过我们身边”,可以联想到人类自身的脚步匆匆;又从“和我们一样”的陈述中,透露出人类同样有着的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向往宇宙间的至善至美境地的讯息。这一角度的高妙,还在于它虽反诸自身,却并未再囿于自身,而是点到为止,始终以一种更加阔大、高蹈的视角在平等而体贴地观照着一切,突破了人类中心而转向宇宙中心的视角,体现着人类更深刻的关怀意识。
③ 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呈现“神秘的现实世界”。
宇宙何其浩渺,大自然何其芜杂,物种何其丰富,大自然的规律何其简单又玄妙。然而,作者以“树和天空”为主要意象构思,呈现出具有时空维度的艺术世界,用83 个字高度凝练地呈现出这个现实世界的神秘和万物间关系的复杂,让读者对诗人高超的艺术构思和卓越的语言表现能力叹为观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