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
A. 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
B. 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C. 肺泡数目很多,总数约有7亿个
D.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A
B
2. 右图是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他的呼吸频率是18次/分
B. 由a至b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 从a至b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D. a点时膈肌位置高于b点时
3. 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出的气体中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三种成分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B
4. 国家教育部发布《2021年夏季预防溺水告家长一封信》,关爱生命,预防溺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落水后,在水面上大口吸气时,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B. 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吃力,是因为在外部水压的作用下胸廓难以扩大
C. 溺水时,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无法正常进行,身体缺氧窒息
D. 发现溺水者,寻求熟悉水性的人施救,对溺水人员应及时实施人工呼吸
C
5. 右图表示某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胸腔容
积扩大
B. 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此时呼吸肌收缩
C. 曲线bc、cd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呼吸肌舒张
D. 曲线ab、de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胸腔容积缩小
C
D
6. 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其中氧含量会发生变化。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变化过程的是( )
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的呼吸系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量肺泡组织损伤,从而造成了人体缺氧的现象,此种情况将直接影响( )
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C.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D. 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A
8.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根本原因是
( )
A. 持续在进行呼吸运动
B. 肺泡在进行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D
9. 为了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模型模拟吸烟。关于这个模拟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挤压饮料瓶时,瓶内气压升高,模拟的是吸气过程
B. 模型中笔筒模拟了呼吸系统的气管,饮料瓶模拟了
呼吸系统的肺
C. “吸烟”后,发现面巾纸卷变成黄色,笔筒被熏
黄,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D. 无论挤压多少次,饮料瓶中仍残留大量烟雾,这说明呼气时并不能将肺内的有害气体全部排出
A
B
10. 右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a、b可以表示肺的通气,是通过气体扩
散作用实现的
B. a代表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透过
两层细胞
C. 在人体内进行的气体交换只有①
D. 经过②气体交换后,血液的氧气含量增加
B
11. 右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果横坐标上AB段为肺部毛细血管,CD段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图中曲线b表示的物质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葡萄糖
D. 尿素
12. 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右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B. 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C. 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
D. 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C
二、非选择题
13. (实验探究)为探究人体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下图的装置,甲瓶和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以下是实验步骤。
步骤一:在呼吸口吸气时,用夹子夹紧a处的橡皮管,观察乙瓶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步骤二:在呼吸口呼气时,用夹子夹紧b处的橡皮管,观察甲瓶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1)空气中的____________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瓶。
(2)进行多次吸气、呼气后,澄清石灰水更浑浊的是_________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
甲、乙
甲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在体检时,使用仪器测定肺活量,需要测量者深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呼出,在呼出过程中,他的膈肌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膈顶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胸廓____________(填“扩张”或“缩小”),肺内气压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4)某位同学共测了三次肺活量,测量值为2 200毫升、2 300毫升、2 460毫升,则他的肺活量是____________毫升。
舒张
上升
缩小
大于
2 460
14. (综合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动作图解如图1,图2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当异物进入口腔后,先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经[②]喉后堵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____________,肺内气压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①
咽
③
气管
缩小
大于
(2)呼吸道通畅后,空气进入肺,图2所示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b气体和a气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气最终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氧气
气体扩散作用
一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线粒体
能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