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30 22:1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目录
学习目标
01
课前预习
02
易错点拨
03
课堂演练
05
素养提升
06
实验探究
04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活动建议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 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课前预习
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____________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消化液充分____________;二是食物中的____________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____________分子有机物。
知识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
细胞
切断
磨碎
混合


2.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3. 消化道的组成(如右图):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 。
4. 消化腺:包括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知识点2 食物的消化
唾液腺
麦芽糖
蛋白酶
蛋白质

肝脏

胆囊

胆管

十二指肠
脂肪
5. 口腔中的____________分泌的唾液可以使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__。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____________,可初步消化____________。
6. 右图中[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
胆汁储藏在[______]____________中。
胆汁经[______]____________流入
[______]____________。胆汁中没有
消化酶,但它能使____________变成微小的颗粒。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7. 淀粉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蛋白质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脂肪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和甘油。
8.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
知识点3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小肠
9. 如右图所示,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
(1)小肠____________(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内表面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其管壁都很____________,仅由___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小肠中有______种消化液——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消化。
很长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3
胆汁、肠液和胰液
易错点拨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结构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易错点1 区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 功能
消 化 道 口腔 牙齿咀嚼和舌头搅拌食物,在唾液的作用下初步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无吸收功能
咽 既属于消化道也属于呼吸道,是食物和空气的通路;无吸收功能
(续表)
消化系统的结构 功能
消 化 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无吸收功能
胃 能蠕动,在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 能蠕动,能消化和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
大肠 通过蠕动,可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续表)
消化系统的结构 功能
消 化 道 肛门 排出粪便
消 化 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分泌胃液,胃液中含盐酸和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续表)
消化系统的结构 功能
消 化 腺 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储存于胆囊中,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可乳化脂肪
胰腺 分泌胰液,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例1】如右图所示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 脂肪在②处开始消化
C. ③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
D. ④是吸收脂肪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
C
解析:①是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选项A错误;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分泌胃液,初步分解蛋白质,不能消化脂肪,选项B错误;③是胰腺,分泌胰液,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胰腺上有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选项C正确;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能吸收甘油、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选项D错误。
物理性消化指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没有消化酶参与的消化,如胆汁对脂肪的乳化;化学性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分解,如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
易错点2 区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例2】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消化是把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B.口腔中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这属于消化
C.消化和吸收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
D.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不属于消化
D
解析: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也就是把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选项A正确;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选项B正确;消化和吸收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选项C正确;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选项D错误。
实验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馒头的消化。
【实验材料】3支试管,新鲜的馒头,清水,唾液,碘液,盛有温水的烧杯。
【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_________________),C块___________________。
牙齿的咀嚼
不做处理
(2)取3支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步骤(3) 放入A馒头碎屑 放入B馒头碎屑 放入C馒头块
步骤(4) 注入2毫升唾液 注入2毫升 ____________ 注入________毫升唾液
清水
2
(续表)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步骤(5) ____________ 充分搅拌 不搅拌
步骤(6) 3支试管一起放到________℃的温水中,水浴加热5~10分钟
步骤(7) 3支试管各滴加2滴____________,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充分搅拌
37
碘液
【实验结果】①号试管____________,②号试管__________,③号试管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蓝
变蓝
唾液能消化淀粉,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帮助
【例】人的口腔里有牙齿、舌及唾液等,它们与食物的消化有没有关系呢?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毫升唾液 A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续表)
(1)进行实验前可以提出的探究性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与①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温 水浴保温5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口腔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淀粉酶对食物的消化有影响吗
2毫升清水
对照
唾液(或唾液淀粉酶)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水浴保温的温度是____________,选择该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
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或淀粉被消化酶分解)
解析:该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口腔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对淀粉都有消化作用。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①与②作对照,变量是唾液;①与③作对照,形成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从吃下粽子到被消化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 口腔→喉→食道→胃→小肠→大肠
B.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
C.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D. 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
知识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
C
选项 Ⅰ Ⅱ Ⅲ Ⅳ
A 消化系统 肝脏 消化腺 小肠
B 消化系统 消化腺 消化道 口腔
C 消化系统 消化道 胃 唾液腺
D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咽
2. 下表描述消化系统组成的选项中,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B
3. 下列有关消化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
A. 牙齿咀嚼、磨碎食物
B. 小肠蠕动
C. 唾液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D. 胆汁将脂肪乳化成微粒
知识点2 食物的消化
C
4. 某校饮食研究小组同学提出细嚼慢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分别画出了“消化道内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B
A
5. 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胆囊,能分泌胆汁
B. 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
C. ④是小肠,肠腺能分泌肠液
D. 胆汁和胰液通过导管送入小肠腔内
6. (2021江津)下图为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则图中剪刀可以表示( )
A. 胃液 B. 小肠 C. 牙齿 D. 消化酶
D
7. 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
在④和②处
B. 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 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D.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③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B
知识点3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A
C
8. 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A. 水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9. 右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能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 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 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 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 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D
10.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右图是小肠壁中的结构,其中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
A. 小肠长5~6米,是人体最长的器官
B. ①和②的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C. ①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D. ①中密布②,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
二、非选择题
11. (读图理解)民以食为天,食物
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根据
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组成。图中的①④⑥所
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____________。
消化道
消化腺
消化腺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内被消化和吸收,其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胆汁和__________。
(3)④所示的器官分泌的消化液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消化酶,对____________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4)蛋白质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__;能分泌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液的器官包括____________。(均填序号)

小肠
胰液
不含有
脂肪

⑥⑧
②③⑤⑧⑦⑨
(5)人在进食西瓜时,不小心吞入一粒西瓜籽,它在消化系统中所经过的路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2. (综合应用)下图为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的图解,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过程,B表示___________过程,淀粉最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若③表示的是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则③是____________。图中④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______________,这些结构使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扩大了600多倍,这体现了生物体_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
吸收
口腔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肠液
葡萄糖
小肠绒毛
结构与功能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素养提升
人的肝脏、胆囊和小肠
肝是人体脏器名,属于五脏之一。正常的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脏是人体最大腺体,一般重1 200~1 600 克,约占成人体重的1/50。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
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胆囊窝内的囊袋,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肝脏在24小时内制造胆汁约1升,经胆管运送到胆囊内贮存。一般胆囊腔的容积为40~70毫升。胆囊的收缩排空受激素的调节,进食后尤其是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小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经血液流至胆囊,刺激胆囊肌层收缩,排出胆汁,以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吸收。
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成人小肠长5~6米,相当于身高的4倍。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其功能是进一步消化来自胃的食糜,并吸收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和淋巴。小肠黏膜上有许多腺体,分泌碱性的消化液,pH约为7.6。小肠液的主要作用:①稀释功能。大量小肠液可稀释肠内容物,从而有利于吸收的进行。②保护功能。小肠液具润滑性,可以减弱机械刺激,并能增强肠壁对胃酸侵蚀的抵抗力。
③消化功能。小肠液中含淀粉酶、肽酶、脂肪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多种消化酶,在胃液、胰液和胆汁对食物作用的基础上,实现对食物最后的化学分解作用。小肠黏膜有许多环状皱襞,上面长满密集的指状绒毛。小肠黏膜的这些结构,使其面积比光滑的肠管增加了600倍,大大增加了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如果小肠发生肠瘘或肠梗阻,就会引起机体营养的严重紊乱和体液平衡失调。如果切除小肠
全长的70%以上,将危及生命。小肠有节律地分节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使酶充分发挥化学分解作用;使食糜与小肠壁紧密接触,利于吸收。小肠的蠕动能把食糜向大肠方向推进,又可防止食糜过早进入大肠,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吸收。
问:为什么肝脏或胆囊功能障碍的患者忌食油腻的食物?小肠有哪些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示范答案:①肝脏分泌胆汁,胆囊能浓缩和储存胆汁。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是对脂肪有乳化的作用,能帮助脂肪的消化。肝脏或胆囊功能障碍患者吃了高脂肪食物,会造成消化、吸收不良,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情况。②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小肠黏膜有许多环形皱襞和指状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