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章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1 电磁振荡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振荡电流和LC振荡电路;
2. 理解振荡电流产生的过程和能量转化情况;
3. 知道什么是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知道LC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
知识梳理
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__________迅速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能产生____________的电路.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器C所组成的电路就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称为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
一、电磁振荡的产生
周期性
振荡电流
LC振荡电路
3.振荡过程
(1)放电过程:开关抛向线圈一侧的瞬间,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最多.电容器开始放电后,由于线圈的________作用,放电电流不能立刻达到最大值,而是由0逐渐增大,同时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逐渐________。放电完毕时,放电电流达到最大值,电容器极板上没有电荷。
(2)充电过程:电容器放电完毕时,由于线圈的________作用,电流并不会立即减小为0,而要保持原来的方向继续流动,并逐渐减小。由于电流继续流动,电容器________,电容器两极板带上与原来相反的电荷,并且电荷逐渐________,充电完毕瞬间,电流减小为0,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________。
自感
减少
自感
充电
增多
最多
4.电磁振荡
在LC振荡电路中,电路中的_________、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容器里的_____________、线圈里的磁感应强度B,都在__________变化的现象。
电流i
电场强度E
周期性
二、电磁振荡中的能量变化
1.电容器放电过程:电容器里的电场逐渐减弱,线圈的磁场逐渐增强,电场能逐渐转化为__________,放电完毕瞬间,电场能全部转化为__________。
2.电容器充电过程:线圈的磁场逐渐减弱,电容器里的电场逐渐增强,磁场能逐渐转化为__________,充电完毕瞬间,磁场能全部转化为__________。
3.实际的LC振荡电路能量:电路中有电阻,电路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另外还会有一部分能量以__________的形式辐射出去。
磁场能
磁场能
电场能
电场能
电磁波
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______________需要的时间。
2.频率:电磁振荡完成______________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
3.周期和频率公式:T=_______,f=____________ 。
4.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如果振荡电路没有____________,也不受其他外界影响时的周期和频率。
三、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
能量损失
基础检测
1.判断
(1)LC振荡电路的电容器放电完毕时,回路中磁场能最小。( )
(2)LC振荡电路的电流为零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大。 ( )
(3)LC振荡电路线圈的自感系数增大为原来的4倍,振荡周期增大为原来的2倍 ( )
(4)提高充电电压,极板上带更多的电荷时,能使振荡周期变大。 ( )
答案:× √ × √
2.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C带的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1×10-6 s到2×10-6 s内,电容器处于_______ (填“充电”或“放电”)过程,该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充电
磁场
电场
3.(多选)关于LC回路中的振荡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流是一种恒定电流
B .该电流的大小变化,方向恒定
C.该电流是与正弦交变电流相似的交流电流
D .该电流的频率可以比照明用正弦交流电的频率高
CD
合作学习
考点1 电磁振荡的理解
如图所示,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
(1)观察产生电磁振荡的实验,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2)在LC振荡电路中,线圈中的磁场在增强时,电容器是在充电还是放电?
(3)在LC回路中为什么放电完毕时,电流反而最大?
(4)在LC振荡电路中,电压U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及变化是否遵循欧姆定律?为什么?
提示:
(1)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在零点左右摆动,说明电路中产生了交变电流,即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方向做周期性的变化。
(2)磁场增强,说明电场能在减弱,说明电荷在减少,是放电过程。
(3)开始放电时,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放电电流不是突然变大,而是逐渐增大,随着线圈的阻碍作用减弱,放电电流逐渐增大。当放电完毕时,线圈的自感作用最弱,电流达到最大。
(4)不遵循欧姆定律。因为LC振荡电路是非纯电阻电路,分析振荡过程可知,当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最大时,回路中的电流反而是零。
知识归纳:振荡过程中电流i、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a
c
q 减小
I 增大
q增大
I减小
q减小
I增大
q增大
I减小
q最大 I=0
q=0 I最大
q最大 I=0
q=0 I最大
b
d
(1)图像说明:
(2)图表说明:
时刻(时间) 工作过程 q E i B 能量
放电过程 qm→0 Em→0 0→im 0→Bm E电→E磁
充电过程 0→qm 0→Em im→0 Bm→0 E磁→E电
放电过程 qm→0 Em→0 0→im 0→Bm E电→E磁
充电过程 0→qm 0→Em im→0 Bm→0 E磁→E电
一个周期中,电容器放电、充电各两次。
放电过程:电场能→磁场能; q↓,i↑(从正极板流向负极板)
充电过程:磁场能→电场能; q↑,i↓(从负极板流向正极板)
例:如图所示,L是直流电阻可以忽略的电感线圈,LC振荡电路工作时的周期为,在t=0时断开电键K,则在0到这段时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容器C放电,A板上正电荷逐渐减小,LC回路中电流逐渐增大,当t=时电流达到最大
B.电容器C放电,A板上正电荷逐渐减少,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t=0时放电电流最大
C.电容器C被充电,B板上正电荷逐渐增多,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到t=时电流为零
D.电容器C被充电,A板上正电荷逐渐增多,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到t=时电流为零
C
例2:如图甲为LC振荡电路,其中图乙描绘的是流过电路中M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假设回路中电流顺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1 s末到第2 s末的过程中电容器正在向外电路放电
B.在第1 s末到第2 s末的过程中电容器的下极板带负电
C.在第2 s末到第3 s末的过程中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低
D.在第2 s末到第3 s末的过程中电路中电场能正在逐渐减小
CD
考点2: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由电磁振荡的周期公式T=2π知,要改变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必须改变线圈的自感系数L或电容器的电容C。
影响线圈自感系数L的是: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及线圈的横截面积和长度。匝数越多,自感系数L越大,有铁芯的自感系数比无铁芯的大。
影响电容器电容C的是:两极板正对面积S、两极板间介电常数εr以及两极板间距d,由C=(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不难判断εr、S、d变化时,电容C也变化。
影响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的因素
例3: (多选)要增大LC振荡电路的频率,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将正对着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错开些
B.增大电容器的充电电荷量
C.减少自感线圈的匝数
D.抽出自感线圈中的铁芯
ACD
例4: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 置于储罐中,电容C 可通过开关S 与电感L 或电源相连,如图所示。当开关从a 拨到b 时,由电感L 与电容C 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现知道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一定、两极板间距离一定的条件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是否有电介质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当两极板间充入电介质时,电容增大。问:当储罐内的液面高度降低时,所测得的 LC 回路振荡电流的频率如何变化?
解:当罐中液面高度降低时,电容器极板间的介电常数变小,则电容器的电容C 减小,根据 ,可知测得的 LC 回路振荡电流的频率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