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联系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的比较
[知识归纳]
2.区别
项目 影响因素 特点 遗传物质 对机体
的影响
细胞
增殖 基因决定 亲子代遗传性状稳定 复制后
均分 有利
细胞
分化 基因选择性表达 普遍性、持久性、不可逆性、稳定性 不变 有利
项目 影响因素 特点 遗传物质 对机体
的影响
细胞
衰老 受基因控制 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膜通透性改变 不变 有利
细胞
坏死 不受基因控制,由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造成 被动的、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病理过程 不变 不利
细胞
凋亡 受基因控制 主动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不变 有利
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重大生命活动图示,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①②③④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①过程
B.有③和④过程发生时说明动物个体已经衰老
C.在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④过程完成的
D.①②③④过程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答案】B
【解析】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是指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在①②③④中主要发生在①细胞增殖过程;有③和④过程发生时不能说明动物个体已经衰老,因为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个体是不同步的;在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即免疫系统的作用,是通过④过程完成的;①②③④过程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和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
①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②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使其相对表面积变大,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③细胞凋亡是由于所有酶活性下降,代谢受损而引起的 ④细胞坏死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起关键作用 ⑤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①错误;衰老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②错误;凋亡的细胞中有些酶的活性下降,③错误;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稳定起关键作用,④错误;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神经细胞一般是过量的,约有50%的细胞凋亡,⑤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的有1项。
1.生命观念:在理解细胞分裂基本过程和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等进程原因的基础上,形成生命活动是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复杂过程的观念,并在此观念的指导下对生命现象进行全面和综合的分析。
2.科学思维:基于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获得的事实,能运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选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细胞周期的基本过程和细胞分裂中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
3.科学探究:针对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的研究,能选用适当的实验材料,正确完成实验操作,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案,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社会责任:主动关注干细胞、细胞衰老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运用辩证分析的手段,提出技术发展有利于解决人类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但也会随之产生新的挑战的观点,形成正确利用技术服务社会的意识。
1.(社会责任)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如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MSC中的相同
B.MSC不断增殖分化,所以比组织细胞更易衰老
C.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该细胞开始凋亡
D.不同诱导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答案】D
【解析】组织细胞中的DNA与MSC细胞中的DNA相同,但是RNA不同,A错误;组织细胞是MSC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因此组织细胞比MSC细胞更容易衰老,B错误;当MSC中的基因都不能表达时,说明该细胞早就已经开始凋亡了,C错误;不同诱导因素能够使MSC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D正确。
2.(生命观念)如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控制的。
(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裂 分化(两空可颠倒) 基因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解析】(1)A细胞为干细胞,其增殖形成的B细胞(干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分裂和分化能力。A到C表示细胞凋亡,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结构⑦为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
(3)A到D为细胞分化过程,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结构⑧为细胞核,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3.(科学探究)图甲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图,①~⑤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硫酸铜对蚕豆和大蒜两种植物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的影响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②处于分裂________期,使细胞②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
(2)细胞①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为________个,细胞①中染色体数与细胞②中染色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
(3)图甲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______________。
(4)为了获得图乙所需的实验数据,需要观察和统计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中培养的根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随着硫酸铜浓度增大,蚕豆和大蒜根尖有丝分裂指数都是________,说明在一定浓度内铜离子能________植物根尖的有丝分裂,但是超过一定浓度将________植物的有丝分裂。
【答案】(1)中 左 (2)1 2∶1 (3)④→②→①→③ (4)有丝分裂细胞数和观察细胞的总数 (5)先升再降 促进 抑制
【解析】(1)图甲中,细胞②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分裂中期;细胞②位于视野的左侧,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还应将装片向左移动。(2)细胞①处于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其他时期的2倍,即细胞①中染色体数与细胞②中染色体数的比例为2∶1。(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
(4)为了获得图乙所需的实验数据,需要观察和统计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中培养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数和观察细胞的总数。(5)图乙中,随着硫酸铜浓度增大,蚕豆和大蒜根尖有丝分裂指数都是先升再降,说明在一定浓度内铜离子能促进植物根尖的有丝分裂,但是超过一定浓度将抑制植物的有丝分裂。
典例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和pH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
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选择实验材料的要求:一是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旺盛,二是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较大
C.细胞凋亡过程属于细胞分化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结构、形态及功能会改变
考查角度 从“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等多个角度综合考查
考查目的 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考查难度 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难度较高
解题思路:
(1)解题角度 从教材中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概念、原因、实质和变化等基础知识去对比分析。
(2)解题步骤 找出题目与教材中密切相关知识点,结合作答。
第一步 题干信息的提取。找到核心生物学术语和要求,它们限定了答案的范围。如“细胞生命历程”和“不正确”,“细胞生命历程”限定我们思考的范围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和坏死;“不正确”决定我们必须在四个选项里找到唯一的一个错误选项。
第二步 选项信息的判断。对每个选项的描述作出准确的判断。选项描述的知识要迅速与自己记忆的知识作出比对,判断对错。当描述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时,要学会分析和推理。如A选项: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代谢速率从而影响细胞周期,故A项正确;B选项: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旺盛,且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较大,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才多,容易找到,B项正确;C选项:细胞凋亡过程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不属于细胞分化,因为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改变,而细胞凋亡的结果是死亡,C项错误。D选项:细胞分化的概念就是相同细胞的后代结构、形态及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D正确。
第三步 作出选择。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