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1《兰亭集序》 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1《兰亭集序》 课件(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0 22: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兰亭集序
王羲之
1、理清作者的情感思路。
2、积累重点文言知识点。
学习目标:
清风出岫
明月入怀
飘若浮云
游如惊龙





鸿
王羲之妙书春联
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当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他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
  “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
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
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脱
放。他曾一度做官,关怀国事,
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在政治上有积极用世的一
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
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许询等41人,
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行修禊之事。他们在水边宴饮,
于水上放置酒杯,列坐水滨,依次取饮,称之为流觞
曲水。兰亭会上,名士们谈玄啸咏,饮酒赋诗。王羲之
除写了五首《兰亭诗》以外,还为汇集众诗而成的
《兰亭集》写了序文,这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短短三百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宴集
之乐和死生之感。书法之妙,素有“天下第一行书”
之称。
唐太宗极爱此帖,后将真迹殉葬,没入昭陵,现传世
诸本均为摹本。
有关“序跋”
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文学常识积累
一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找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字眼。
整体感知
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思路:



二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课下注释,记忆重点字词。
知识点检验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后)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贤:adj-n贤士
★少、长:adj-n年少的人,年长的人。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带:n-v 围绕。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流:使动,使…流。
★列:n-状 按排列。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词多义练习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重修岳阳楼
修守战之具
雨村修书二封
修身洁行
长,高
修筑,修建

修养,锻炼

修造,打造
盛:繁盛,形-名,盛况。
觞:n-v 喝酒。
畅叙:畅快的抒发。
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这。
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后)
所以:用来 | …的原因。
游:使动,使眼睛舒展。
骋:使动,使胸怀开放。
极:n-v, 穷尽。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时间、地点、事件
之乐
之乐
兰亭盛会 乐 之乐
之乐
之乐
完成下列填空
时间、地点、事件
名士相聚之乐
环境优美之乐
兰亭盛会 乐 饮酒赋诗之乐
气候宜人之乐
游目骋怀之乐
共同分享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儒士们儒雅的风度,体会一下他们诗意的人生。为什么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呢?
以下命题是否成立?
生 = 死
朗读第二段
知识点检验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相与:相交往。
俯仰:古:一俯一仰,表示时间短暂。今:低头、抬头。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张若虚: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
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小沈阳: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
眼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或取诸(之于)怀抱。
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句)
悟:通“晤”。
因:依,随着。
放浪:放纵,无拘束。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从古至今,很多伟人都在告诉我们,应该抱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项羽:来世也当称雄。
为什么魏晋士人会有如此消极的生活方式呢?
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在外,少数民族入侵;在内,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环境对于从政的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胸怀大志的文人士大夫们非常不满,但他们又手无缚鸡之力,只好追求清净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他们崇尚庄老,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那里,死了就是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趣:通“取”。
当其欣于所遇。(状后)
老:adj-n , 老年。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之:往,到达。
系:附着。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向:过去。
犹:依然,还是。
修:长。
期:及,至,到。
美好时光过得太快
人生有限
矛盾
大:adj-n ,大事。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作者痛的是什么?
人生短暂
世事无常
死生亦大
一:意动,把…看做一样。
齐:意动,把…看做相等。
为:判断句的标志。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不能喻之于怀。(状后)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作者悲的什么?
由己悲人
古人今人对生死生发的感慨相同。
小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世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挑战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