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1《兰亭集序》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1《兰亭集序》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0 22:4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兰 亭 集 序
—— 王羲之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及相关文学常识。
2 掌握部分重要文言词句的意义或用法。
3 通过品读简练清新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之“乐”。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居会稽山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后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姨母贴
王羲之——丧乱贴
王羲之——孔侍中贴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写的行书《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字音
癸(guǐ )丑   会稽(kuài jī ) 
禊(xì )事 流觞(shāng )       游目骋(chěng )怀 
放浪形骸(hái )         
嗟悼(jiē )    彭殇( shāng )
预习情况反馈
词语运用
1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 修禊事也
修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用来……
……的原因


(寿命)长
3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 暮春之初
及其所之既倦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夫晋,何厌之有?
旁边
驻扎
结构助词,“的”
动词,到达、往
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
宾语提前的标志
理出文章的情感线索?



文体知识
“序” 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例如本文。
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这便是本文与一般书序不同之处。
关于《兰亭集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324字。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
课文赏析
问:阅读一二段,这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样
的思路来展开的?
兰亭盛会
时间
地点
目的
人物
环境
活动
天气
感受
永和……癸丑……暮春……
……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少长……
此地有……,又有……
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信可乐也
画面欣赏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
天干(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共六十个组合,叫做“六十花甲”。以六十花甲纪年,六十年循环一次。
癸丑:古代干支纪年。
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兰亭
脩禊事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修:做。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崇山峻岭
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中国兰亭书 法节”。书坛名家雅集兰亭,研讨书学,泼豪泼墨,流觞赋诗,盛况非凡。
流觞曲水
信可乐也石
朗读语调
清新明快的调子
背诵思路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目的:修禊事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活动: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作 业
背诵一二段
预习剩余段落
致 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