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
10 阿长与《山海经》
回顾《朝花夕拾》。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活泼能干的闰土,讲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
词汇积累
憎恶 絮说 惶急 辟头
烦琐 疮疤 诘问 哀悼
书斋 霹雳 震悚 粗拙
孤孀 淡薄 守寡 惧惮
zēnɡ wù
xù
huánɡ
pī
suǒ
chuānɡ bā
jié
dào
zhāi
pī lì
sǒnɡ
zhuō
shuānɡ
bó
ɡuǎ
dàn
词汇积累
切切察察:
絮说:
惶急:
辟头:
烦琐:
诘问:
惧惮:
震悚:
粗拙:
细碎的说话声。
絮絮叨叨地说。
惊慌急迫
开头
繁杂琐碎
追问; 责问
害怕。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糙低劣
听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阿长共写了几件事。
①称呼的由来。(1-2)
②喜欢切切察察,打小报告。
③睡相不好,爱摆“大”字。(3-5)
④规矩太多,元旦硬塞福橘。(6-11)
⑤一肚子烦琐的道理。(12)
⑥讲“长毛”的故事。(13-18)
⑦给“我”买《山海经》。(19-29)
概括思路:何人何时何地干何事,有何结果。
跳读课文,圈画出能表现作者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句子。
第1段: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第3段: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第6段: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第12段: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第13段: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第17段: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第18段: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第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第31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
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
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
“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
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欲扬先抑
“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整体感知
01
梳理情感
憎恶——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怀念
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这种写法叫作欲扬先抑(先抑后扬)。运用这种写作手法,能够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笔下可生花
研读课文,揣摩语句,学习其描写方法,体会其感情。
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憎恶、谋死”,大词小用,夸张地体现了儿童的心理,表达了“我”对阿长的不满和愤怒。
笔下可生花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中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细节描写,写的是阿长背地里说别人闲话,饶舌多事。“竖”“摇动”“点”这几个动词将阿长粗俗的一面刻画了出来,表现了她好事的性格。
笔下可生花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谁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动作描写,“伸、摆、挤”一系列动作和一个特写的“大”字,突出阿长睡相的难看,表现出阿长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
笔下可生花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细节描写,由“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到“满床摆着一个‘大’字”,细节的重复,一方面刻画了阿长粗俗、率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表明这样的保姆令年幼的鲁迅厌烦气恼。
笔下可生花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语言、动作描写,阿长对讲规矩的强硬态度,表现了她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当这一朴素而又善良的愿望,以及对“我”的真诚关爱。
笔下可生花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动作、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阿长渴望得到祝福的急切心理。
笔下可生花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这里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都写出了阿长的欣喜之态,表现了阿长对生活有期待又要求不高,容易满足。同时表现出她对“我”的祝福诚心诚意,隐含着她对“我”的爱。
笔下可生花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磨难”一词,大词小用,表现了“我”对阿长教“我”元旦规矩的不耐烦,充分体现了“我”不愿受束缚的心理,同时也表明儿时的“我”不能理解长妈妈的心愿,不能体会她对“我”的关爱之情。
笔下可生花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过去“我”厌恶阿长,但阿长讲了长毛的荒诞故事,儿时的“我”信以为真,相信阿长的确具有抵挡大炮的“伟大神力”,对她不仅转为尊敬,而且达到“空前”的程度。夸张的修辞生动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心理,也包含着成年的“我”在写作时流露的对阿长迷信的调侃。
笔下可生花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伟大的神力”是指阿长所说的攻城时能抵挡大炮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用“当然”“倒”这样的词语来表示调侃的语气,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真的以为“情有可原”。
笔下可生花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谋害”,小词大用,一方面表现了我对隐鼠的感情之深,另一方面表达了“我”对阿长的厌恶之情。“我”对阿长的情感态度再度陡转。
笔下可生花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阿长来问《山海经》,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为下文写她为“我”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说了也无益”,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了“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
笔下可生花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了阿长递给“我”书时的兴奋之态,体现出她对“我”的疼爱。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语言描写,表现出阿长的目不识丁,既暗示了了阿长买书的不易,又体现了她对“我”的关爱。
笔下可生花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到阿长手中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动作描写,透露出“我”欣喜若狂的情态。
笔下可生花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他确有伟大的神力。
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笔下可生花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单独成段,强调“我”《山海经》的喜爱与珍视,表现“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宝书”还与下文的“粗拙”形成鲜明对比,同样体现是对阿长的感激与敬意。
段落 事例概括 (阿长的)形象或性格特征
3~5 喜欢切切察察,打小报告;睡相不好
6、7 规矩太多
8~11 正月初一让“我”吃福橘(麻烦的礼节)
12 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13 讲“长毛”的故事
24 给“我”买回了《山海经》
段落 事例概括 (阿长的)形象或性格特征
3~5 喜欢切切察察,打小报告;睡相不好 粗俗、饶舌多事、率性、不拘小节
6、7 规矩太多 迷信却真诚、善良
8~11 正月初一让“我”吃福橘(麻烦的礼节) 真诚、善良
12 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迷信
13 讲“长毛”的故事 愚昧无知而又纯朴可笑
24 给“我”买回了《山海经》 善良、热心
01
理解文本,悟读情感
1.齐读文章最后两段,想一想,这一部分和前文作者的视角一致吗
前文作者以童年的眼光来看待阿长。最后两段是作者以成人的视角来写阿长。
01
2.同样是写阿长,童年和成年的作者对她的情感态度一样吗
不一样。童年是由不耐烦、憎恶、不佩服到空前的敬意;成年后只有“惭愧”“感激”“怀念”。
理解文本,悟读情感
文中哪些地方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段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
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正是作者对长妈妈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