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 课后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 课后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1 08: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与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就是重力,物体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液体有流动性
C.因为,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
D.静止在桌面中央的小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木块体积的二分之一,木块对桌面压强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2.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其中,R、h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  )
A.1G B.2G C.3G D.0
3.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相同水平桌面上,装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受到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且F甲>F乙,两容器分别以2v和v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两容器对桌而的压强分别为p3和p4,则关于p1和p2以及p3和p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p1>p2、p3>p4 B.p1>p2、p3<p4
C.p1<p2、p3>p4 D.p1<p2、p3<p4
6.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电子秤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并记录了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描绘出了m-V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50cm3的液体质量为50g
C.80cm3的液体质量为100g D.该液体密度为0.8g/cm3
A.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 B.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下沉
C.向杯内水中加入适量的盐 D.将金属盒在原深度转动180°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液面相平且静止,现在如果将阀门K打开,则(  )
A.清水向右流动 B.盐水向左流动
C.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
8.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电子秤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并记录了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描绘出了m-V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50cm3的液体质量为50g
C.80cm3的液体质量为100g D.该液体密度为0.8g/cm3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_______,在茶壶中装水至虚线处,水面距壶底0.1米,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帕,茶壶内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_______水的重力。
10.上下开口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下端都用一重力不计的薄片,恰好盖住筒的下端,然后浸入水中,如图所示,三个薄片的面积都相同,薄片离水面的深度也都相同,现将100g水倒入甲筒中,恰能使薄片下落,那么她将100g水分别倒入乙筒和丙筒中,则乙的薄片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下落,丙的薄片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下落。
11.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实验,测量的物理量 ___________,多次测量的目的 ___________(前两空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图(a)所示的装置名称是 ___________,如图(b)、(c)和(d)所示,金属盒置于同种液体的不同位置处,该实验能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
12.由于黄河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黄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黄河水的密度______了,在深度相同时,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_____,从而使堤坝更容易损坏。(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两个柱形容器横截面积相同,分别装有相等质量的酒精和盐水,a、b两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两个容器的连通管道由阀门控制液体间的流动;则:a、b两点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a______pb;酒精和盐水分别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酒精______p盐水;打开阀门后,液体将 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流动。(ρ酒精=0.8×10 kg/m ,ρ盐水=1.1×10 kg/m )
14.如图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容器上、下两部分都是圆柱形,其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底部装有控制阀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液体通过控制阀门匀速排出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阀门打开前液体的深度H=_______cm,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S1:S2=_______。(g取10N/kg)
三、作图题
15.将水倒入某连通器,静止后容器A中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B、C、D三个容器内水面的位置。
16.如图所示,把置于在水面上方甲位置的小球松手后,小球竖直下落至乙位置悬浮在水中。请在坐标系中画出小球从甲位置下落至乙位置的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大小随小球下落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四、实验题
17.“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______反映出来。
(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 ______图。
(3)比较图a和图b,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______。
(4)比较 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都越大。
(5)比较图a和图d,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______有关。
18 在学习压强概念后,小明和小红知道了固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会对支撑面产生压强,由此提出问题:液体也受重力作用,它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特点与固体相同吗?
①他们分别将质量相等的水和冰块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中,观察到如图10所示的现象。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液体具有__________。
②他们决定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a)(b)和(c)所示。则根据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③小红找来了盐水,她想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你认为小红的设想可行吗?若可行,请写出实验操作步骤,若不可行则写出理由。__________
19.小赵和小王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Δp液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猜想不同。
(1)小赵猜想:Δp液与放入圆柱体的质量m物、体积V物有关,于是他将不同的圆柱体分别漫没在某种液体中,测得相应的Δp液,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4 5
m物(千克) 2.0 2.4 2.8 2.8 2.8
V物(米3) 1.0×10-3 1.0×10-3 1.0×10-3 1.2×10-3 1.5×10-3
Δp液(帕) 250 250 250 300 375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得:Δp液与m物_________,Δp液与V物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王对小赵的猜想提出质疑:Δp液一定与圆柱体的体积有关吗 为了进行验证,他选用不同物体,将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测得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浸以及V物、Δp液,并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实验序号 6 7 8 9 10
V物(米3) 0.8×10-3 1.0×10-3 1.2×10-3 1.0×10-3 1.0×10-3
V浸(米3) 0.2×10-3 0.4×10-3 0.6×10-3 0.5×10-3 0.6×10-3
Δp液(帕) 50 100 150 125 150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可知小王的质疑是的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与9与10,可得:将一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 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0.图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底面积是,内盛的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的水平桌面中央,忽略壶壁厚度,g取。
试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茶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因为壶身与壶嘴构成了______,因此壶身与壶嘴的液面总保持______;
(2)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______;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A 6.B 7.B 8.B
9. 连通器 980 大于
10. 不会 不会
11. 相同 不相同 U形管压强计 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变大,压强变大
12.变大 变大
13. < = 向右
14. 15 1∶4
15.
16.
17.高度差 (c) 相等 图(a)和图(c) 密度
18.流动性 同种液体,深度越大的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可行,另取一个烧杯,在烧杯中倒入深度相同的盐水,让玻璃管浸入h3的深度,和(c)对比观察橡皮膜的凹陷情况。
19. 无关 有关 8、10 正确 Δp液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20. 连通器 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