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0 23: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茂林修竹 长
况修短随化 修身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繁多
俯察品类之盛 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 ……的原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用来
翻译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品读课文
读出情感
兰亭之会,其情可谓( )矣;
兰亭之思,其情可谓( )矣;
兰亭之悟,其情可谓( )矣;
乐 痛 悲
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美点赏读
感悟情怀
兰亭之乐,乐在( )的 ( )
品味兰亭会之乐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环境:
活动天气:
参会人物:
活动盛况:
活动内容:
人们心情:
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会稽山阴之兰亭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列作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修禊事也
信可乐也
乐事:修禊事,流觞曲水之饮
修禊,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相约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叫做“修褉”。蓬勃生机的春意带给人们振奋的情绪和吉祥幸福的心愿。传达出一种美好的企盼,祝愿生活美满顺利,同时也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文人情怀,获得一丝心灵的静谧与休憩。
体会兰亭思之悲
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一辈子。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躁动的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心中感到暂时的得意,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便随之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已经变为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何况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注定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盛景不常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
体会兰亭思之痛

悲伤???
悲哀???
悲叹???
感悟兰亭悟之悲
东晋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当然会觉得,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一死生”“齐彭殇”
兰亭之悲,悲在( )
古人
今人
后人





作者把古人、今人、后人联系起来,对人生苦短的悲痛不只是作者因眼前之情境产生的情感,而是一代代共同的悲叹,所以这种悲是比痛更深沉的人类之大悲。
同游的孙绰也有同感,他在《兰亭后叙》中说:“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
品兰亭之乐,追求雅趣人生;思兰亭之痛,珍惜有限人生;悟兰亭之悲,打造精彩人生。
练习:请写一写自己学习本文后的一些感悟或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