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卫风·氓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有梁鸿贾光举案齐眉的相敬如宾,也有梁山伯祝英台双双化蝶的浪漫凄美,还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执着悲壮等等。今天让我们去聆听一位女子对爱情的含泪倾诉。
2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把握重点实虚词。
2.分析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
3.体会人物感情变化。
学习难点:
诵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变化。
氓之蚩蚩 chī 匪我愆期 qiān
将子无怒 qiāng 乘彼垝垣guǐ yuán
载笑载言 zài 尔卜尔筮 shì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xū shèn
犹可说也 tuō 自我徂尔 cú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shāng jiān cháng
士也罔极 wǎng 靡室劳矣 mǐ
夙兴夜寐 sù mèi 咥其笑矣 xì
隰则有泮 xí pàn
一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诵读的节奏:
“二、二”节拍
氓/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书声琅琅
二读诗歌,读懂文意
通假字: 于, 通
说, 通
泮, 通
古今异义: 至于顿丘 古:
以我贿迁 古:
秋以为期 古:
三岁为妇 古:
二三其得 古:
一词多义: 言 ①体无咎言 ② 载笑载言 ______
③言既遂矣______ ④静言思之 ______
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 ______________
吁,语气词
脱,摆脱
畔,边、岸
至,到,于,介词
财物,指嫁妆
把……作为
多年
三心二意,朝三暮四
话
说
句首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
以秋为期,介宾前置
翻译句子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
没有看见复关的那个男子,眼里潸潸地往下流。一看见复关的男子,就高兴得又说又笑。
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
誓言真挚诚恳,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反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三读诗歌,读出情感。
1.整体感知。诗歌以谁的口吻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女主人公的情感随着遭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氓》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与“氓”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
恋爱——婚变——决绝(分手)
(1-2) (3-5) (6)
欢乐、幸福 痛苦、怨恨 清醒、坚强
四读诗歌,分析人物。
思考: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女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提示:抓住各个阶段女子的语言、行为和心理)
明确:
恋爱时——美丽温柔、善良、体贴、善解人意、真诚热烈、 痴情 。
结婚后——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坚贞。
婚变后——清醒、理智、坚强、刚烈。
五读诗歌,赏析表现手法
思考: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中还有哪些文句运用了此种手法,找出来,并说明这种手法的好处。
3、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比、兴手法
兴:
比:
以兴起,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暗示女子的悲惨命运。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
其黄而陨
女子
女子年长色衰
4。
喻体 本体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比兴手法:是《诗经》最有特色的写作手法,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来烘托渲染气氛,来象征或暗示某种特定意义,诗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小结
全诗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 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对比的手法,将抒情、叙述、议论熔于一炉,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主人公的做法则应遭到唾弃。
当堂训练
1.下列句子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叶一凋零,就会枯黄掉。这里以桑叶黄落来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B.氓之蚩蚩:那个人忠厚老实。
C.女也不爽:女子很不高兴。
D.来即我谋:来到这和我商量婚事的。
2.下列词语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悦”,高兴。
C.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垝:毁坏,倒塌。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灾祸。
C
B
作业:
背诵诗歌。
2. 任选一章,改写成散文。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