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31 18: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单选题
1.在新加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体现了新加坡
A.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当地传统文化消失
C.殖民地文化特色 D.移民文化阻碍发展
2.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 B.广州、泉州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C.始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D.是古代中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海上通道
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的事迹称为“凿空”。这里对“凿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将佛教文化介绍到中原地区 B.开辟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
C.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域地区 D.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
4.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 B.西学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C.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速 D.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进步
5.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方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纺织品以及瓷器等,从长安运往西域,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些活动
A.推动了中外农业生产的发展 B.加速了技术近代化进程
C.促进了中西方物质生活交流 D.旨在拓展农耕文明范围
6.东汉的墓葬中开始使用有希腊、罗马风格的石柱,当时的建筑上还有西方的人体雕塑及希腊式的人柱。这表明
A.汉朝和罗马开始了官方直接往来 B.中西方之间已有文化交流
C.东汉政府着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D.希腊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
7.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兼收并蓄 B.风格单一 C.反映市民生活 D.固守传统
8.元朝时,政府除设学校教授汉语、蒙古语外,又设回回国子学教授“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设立“回回药物院”“回回司天台”,学习使用阿拉伯、波斯的知识技术。元朝的做法
A.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B.体现了大众教育的色彩
C.有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 D.适应了科举取士的需要
9.“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世界经济结构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转向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食物和纤维作物的种植。”这表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 B.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
C.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广泛开发 D.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10.据下表可推知
1719—1833年黄埔港往来西方船只统计表
起止时间 法国船只数量/艘 英国船只数量/艘 西方国家来往广州船只总量/艘 所占百分比
法国 英国
1719—1769年 106 377 769 14% 49%
1770—1778年 45 159 278 16% 57%
1779—1833年 56 2607 4112 1.4% 63%
A.《航海条例》导致法国船只数量下降 B.法国国内革命影响海外贸易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世界殖民霸权 D.贸易成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
11.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山装是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
B.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
C.中山装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
D.中山装刚设计时就有特殊的含义
12.2017年4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联合南京、宁波、江门、阳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丽水等城市进行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形成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3.某学者研究发现:莱布尼茨于1672—1676年前后发明二进制,1701年传教士白晋将中国的《易经图》送给了莱布尼茨,莱布尼茨阅后发现中国古老的《易经图》可以解释二进制数表。由此可见(   )
A.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B.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在西方广泛传播
C.《易经》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 D.文化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产生新启发
14.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完成了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的任务 B.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及贸易繁荣
C.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 D.他的这次出使被司马迁称为“凿空”
15.下表为学者整理的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期间 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 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公石)
14世纪后半期 17.19 58.17
15世纪前半期 10.84 92.22
15世纪后半期 16.35 61.16
16世纪前半期 20.19 49.52
16世纪后半期 23.00 43.48
17世纪前半期 32.19 31.07
平均 18.00 52.91
A.外来作物大量种植 B.大米产量持续上升
C.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D.白银的购买力下降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大陆共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牛瘟。相应地,英国也爆发了三次牛瘟,1745—1758年的牛瘟影响的范围最广,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病例。关于这场牛瘟是如何以及何时传到英国,具体的时间已不得而知。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在1745年初,瘟疫从当地国家,即荷兰或比利时通过进口的牛皮或牛犊进入英国。在18世纪,英国本土的牛瘟全部都来自欧洲大陆。
材料二 1745年2月,首个牛瘟病例在埃塞克斯郡被发现。英国政府于1745年11月
25日颁布首个针对埃塞克斯郡这一郡枢密令,提出了应对措施。后来,在议会的授权下,枢密院不断发布新的枢密令。1746年12月,英国政府应对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应对牛瘟的人员框架,郡一级的治安法官,教区一级为警役等人,后者需要服从前者的领导;限制生牛的交易和转移,并建立许可证制度;对病牛进行及时宰杀和掩埋制度;为遵守政府规定处理病牛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建立补偿制度。此后,英国政府又陆续颁布多个枢密令,或对旧有规定做出改动,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断完善以上这个框架。尽管英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措施来遏制牛瘟的传播,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有权《英国牛瘟与政府干预(1745—1758)》
(1)说明牛瘟在18世纪的欧洲不断流行的经济背景。
(2)概括指出英国应对1745~1758年牛瘟的特点,并结合英国的制度特色分析其应对“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或为西人控制,或系华人主持,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吸取、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综合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发现,西学东渐是国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的:第一是了解世界,第二是求强求富,第三是亡图存,第四是民主草命,第五是科学启蒙,晚清西学东淅,从船坚炮利、声光化电,到物竞天择、自由民主,社会反应百态千姿,总的趋势是,受众疑忌逐步消解,反对声音淅趋弱小,西学影日益扩大,推动中国走出传统、走向近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史相关史实,多角度分析西学东淅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C
6.B
7.A
8.A
9.B
10.B
11.D
12.D
13.D
14.B
15.D
16.(1)背景: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内部的经济交流和联系不断增强(世界市场拓展)。
(2)特点:政府主导;逐渐形成严密框架;逐渐完善应对举措。
原因:维护新贵族利益;应对不力(反应缓慢,失去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被动跟进,没采取有效的强硬措施)。(合理表述酌情给分)
17.(1)特点:以传教士为传播媒介;文化交流的内容具有差异性:西学东渐以传播天主教和天文地理为主;中学西传以中国手工业品和传统文化为主;文化交流具有同时性、平等性和融合性。
(2)影响:扩大了西方宗教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