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教材分析
本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实质,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在处理时,应注意两个实验的处理,如果没有条件完成实验,可以通过媒体让学生看到,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区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结合课本上的介绍能够距离说出即可。第三部分是技能训练,这部分内容重在训练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之后,已经了解植物是生产者的角色,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再来学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节,进一步补充认知结构。而且学生思维活跃,对实验有极大的兴趣,而本节内容有四个小实验,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课堂上结合视频观看,课后指导。
三、教学目标
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并能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2.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3. 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4. 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囗移动学习 囗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CAI图片、文本、视频:1.情境引入,对照课本“想一想,议一议”展示CAI图片,引起学生思考,然后利用文本 ,与学生一起总结。2.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总结结论并对照普利斯特利的结论。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吗?展示图片,完成探究的大致设计,然后利用视频让学生观看实验,布置课后实际探究。4.光合作用的产物向学生课件展示演示实验(金鱼藻释放氧气),观看视频,并进行说明,回答问题并总结。通过以上展示,有图片、有视频,增加了学生的感官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复习导入 1.检查“优化设计”的“快乐预习感知”2.复习提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是什么?3.引入: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只有有机物? 1.学生完成、提交。2.学生认真组织、回答。 PPT图片
思索讨论,交流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1页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并引发学生思考:1. 海尔蒙特对柳苗的生长作出了怎样的解释?2.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 学生讨论、表达总结:1、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了吸收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原料。2、绿色植物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后来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PPT图片
合作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2页,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演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画面(2)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3)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4)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PPT图片展示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那么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吗?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二氧化碳确实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下面大家自己动手设计一下实验,也可以小组互相讨论讨论,实验材料及提示,大家可参考122、123页探究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并做到以下三点:①写出所选用的主要实验材料的原因②写出所选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作用。③写出每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时,请与小组成员讨论以下问题: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2.你如何控制这个变量?3. 除你控制的变量外,其它的量应如何处理?4. 你怎么检验所选植物在试验中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5. 你能在下边画出小组的实验装置图吗?6. 与小组同学分析实验装置和方案是否严密、合理。7.与小组同学交流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参考对照:实验视频。布置课后实验(学生合作,教师指导检查)。 1.学生利用经验认真完成设计。2.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比对。3.一部分学生表示课后会合作尝试完成这个实验。 PPT图片实验视频
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先进行小组内评议,共同评析小组内各组员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合理,给同学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可将自己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答。教师边巡视,边指导,也可参与到各小组讨论中,适时给予指点与评价。并让有创意的小组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老师给予肯定与表扬,对有明显漏洞与不足的方案给予帮助与指点。最后教师可归纳总结评议结果,也可给学生提供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供学生参考。 学生配合
演示实验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 123 页,播放视频:金鱼藻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金鱼藻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讨论总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PPT图片实验视频
总结表达 教师总结光合作用的实质:综上所述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引导思考:光合作用的过程,你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学生上台展示。学生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式子。 PPT图片
拓展应用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上,你能否用你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农民伯伯们应怎样做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呢?见P125 在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还可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植物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等。 完成课后练习及预习第二节的内容,对比第一节已学过的内容,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尝试应用:如何科学种田才能获得高产? 学生阅读“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并思索得出:
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阅读125页“技能训练”,请学生分析:1. 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推测出实验结果吗?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1.距离越远,气泡越少,距离越近,气泡越多。结论:光源越强,光合作用越强。2. 没有气泡产生 PPT图片
当堂检测 利用PPT演示 抽查提问 PPT演示
七、教学特色:本堂课在巩固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导入新课。很自然,很明了。利用众多科学家的系列实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最终揭示光合作用的实质。在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时,由于“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能量”的存在和变化过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食物中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吸收的太阳光,经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使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既有物质的变化(无机物→有机物),又有能量的变化(太阳能→化学能),两者是相伴而成的。关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问题,对于乡村的学生来说,没有困难。结合教材第125页图3—25合理密植示意图就帮助学生理解。本节通过启发教学,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及现象进行分析,利用多媒体教学完成对光合作用概念及反应式的归纳总结。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既锻炼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还提高了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PAGE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