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听取了小动物们的建议,不断改造泥塘,逐步改善了泥塘的环境,最后决定不再卖泥塘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蝴蝶、小兔、小猴说了什么话。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蝴蝶、小兔、小猴说了什么话。
四、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一只小青蛙一起去卖泥塘。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词语,师检查指生读、齐读、去掉拼音帽子读、开火车读
(2)生自读课文
(3)师检查自读
青蛙不想住在()里,想把泥塘()。他在小动物们的建议下,把泥塘改造的非常美丽。于是,青蛙()卖泥塘了。
3.深入解读,体会探究
(1)了解青蛙卖泥塘的原因
师:青蛙一开始住在哪里
生:烂泥塘里。
想象:烂泥塘会是怎样的呢?青蛙喜欢住在这儿吗 体会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2)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启发学生理解“吆喝”的含义,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
(3)读 3~5自然段:青蛙和老牛的对话读老牛说的话。(体会老牛的“挺舒服”和遗憾的语气)分角色朗读,演一演青蛙和老牛。师: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理解“采集”、“播撒”的含义。
(4)抓住“绿茵茵”,体会泥塘的第一次变化
(5)读 9~10自然段:青蛙和野鸭的对话读野鸭说的话。(野鸭惋惜的语气)
师: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找出描写青蛙动作的词语。
4.拓展思维,说话训练
一只小鸟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缺点儿树。
一只蝴蝶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
一只小兔蹦过来,看了看泥塘,说:()
一只小猴跑过来,看了看泥塘,说:()
5.思考:青蛙为什么“愣住”了?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6.师小结,布置作业。
五、板书
21青蛙卖泥塘
种草 引水
《21 青蛙卖泥塘》评测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wā dào shuǐ yīng gāi bān jiā
( ) ( ) ( ) ( )
quán shuǐ cǎo zǐ hè cǎi tū pò
( ) ( ) ( ) ( )
二、读一读,标上正确的拼音。
坑 灌 愣 卖 舒 牌 茵
三、形近字组词。
买()烂()城()坑()破()卖()拦()诚()抗()坡()
四、连词成句。
1.地方好的为什么呢这么卖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塘卖可是它的还是没有出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围绿茵茵泥塘的小草长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
1.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被小动物们说服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泥塘里水满了,就可以(尽力尽情)的游泳了。(用“\”划掉不合适的词)
六、课外阅读
蜗牛和蚯蚓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只蜗牛在墙角边爬,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你到(哪里那里)去呀 ”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些(什么怎么)。”蚯蚓突然笑了起来,“哼!你也想到墙顶上去吗 不要幻想了吧!你应该明白自己爬得多慢呀!”蜗牛不(理里)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蚯蚓觉得蜗牛太傻了,笑了笑,就钻到泥里去睡觉了。蚯蚓一觉醒来,(再在)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到墙顶上去了。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2.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_______ _______ 慢慢腾腾_________ __________
3.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寓意是:( )
a.蚯蚓太骄傲了。
b.蚯蚓瞧不起蜗牛。
c.做任何事,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做到。
参考答案
一、青蛙倒水应该搬家泉水草籽喝彩突破
二、kēng guàn lèng mài shū pái yīn
三、买卖 破烂 城市 水坑 突破 买卖 拦住 城市 违抗 山坡
四、
1.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卖掉呢
2.可是它的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3.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五、
1.青蛙想,要是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2.小动物们把青蛙说服了。
3.划去:尽力
六、
1.划去:那里、怎么、里、在
2.红彤彤白花花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3.蜗牛早已爬到墙顶上去了。
4.c
《21青蛙卖泥塘》课后反思
《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童话类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前半部分结构相似,旨在让学生于识字朗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懂得美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本堂课在设计教案时,我在把握教低年级学生的学情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内容整理上,注重创设一个童趣的教学情境,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下面我就本堂课做以下反思:
一、读写结合,把握低段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把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渗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和兴趣。例如,我在题目中就教学了“蛙”和“卖”,在讲解“蛙”字的时候,提醒学生右边“圭”,是由两个土组成,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很好的解决了字的形和义。初读过后,我也让学生进行集中识字,查漏补缺。再用卡片的方式对有难度的词语“吆喝”“采集”“播撒”等进行复现,在教学过程中,又复现了“水坑坑”“挺舒服”这两个生字。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识字写字教学,扎实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二、以学定教,识字贯穿于学习全过程。本次教学设计,我以识字为突破口,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识字教学部分,我对生字进行了集中梳理,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高效完成了识字教学任务。这也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如在梳理文本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感受了“烂泥塘”变成“好地方”后,可以让学生去用简单的两个字或三个字去概括梳理青蛙为卖掉泥塘做了哪些事情。课堂上书写了“泉”字,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也把握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深挖文本,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点。教师要关注教材中出现的语言训练点,有目的、有梯度地进行训练。在本课中,我关注到了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发现两者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通过转折关联词“不过”“就是” 进行连接。像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老师在教学中所不能错过
的。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特点,并出示小鸟、蝴蝶、小兔、小猴让学生迁移运用,想象说话。让学生感受这样的说话有什么样的好处,有学生指出:这样的表达让人舒服一点,即使有错也更能让人接受。
创设情境,让低段课堂教学充满童趣。本篇课文属于低段的课文,周小平老师曾说过,低段的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大的情景,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童趣。于是我在板书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通过贴图让学生体会“烂泥塘”什么也没有的景象,在学生的描述过程中,不断地将“烂泥塘”进行完善,呈现出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泥塘。学生通过读图,理解“青蛙为什么不卖泥塘”的原因,教学简单有效。此次教学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这一次的磨练让我有了很大的成长,望能在教学这条路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