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9.3大气压强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C.用吸管喝饮料 D.刀口磨的很锋利
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放的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3.如下图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总共加热4 min B.沸腾温度不足100 ℃,可能是因为供热不足
C.BC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 D.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
4.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它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工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 B.B点的刻度值应该大于A点的刻度值
C.液柱上升,表明气体体积缩小,此时气温上升 D.液柱下降,表明液体体积缩小,此时气温下降
5.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
A.大气压的存在 B.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D.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6.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下表中列出了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中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限压阀的质量为40g,大气压值取1.0×105Pa.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下表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
气压/×105帕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水的沸点/℃ 100 104 108 111 114 116 118 119 120
A.120℃ B.118℃ C.114℃ D.104℃
7.某教师用“试管爬升”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细试管插入粗试管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若细试管的质量为15g、底面积S=1cm2 , 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至少为多少cm,细管向上“爬升”( )
A.10 B.15 C.20 D.25
8.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105Pa B.1.1×105Pa C.1.0×105Pa D.0.9×105Pa
9.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气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C.p3<p4 D.p3=p4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为探究连通器的原理的简化图,其中A的上端封闭。如果往D中缓慢倒进足够水,当系统稳定后:
(1)液面最低的是______(选填“A”或“B”或“C”或“D”或“一样高”);
(2)如果把A的上端打开,则ABCD的液面______高(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3)如果再往B中适量倒入一些能浮于水面上的油,则能观察到______液面最高(选填“A”或“B”或“C”或“D”或“一样高”),通过以上实验,请把实验结论写在草稿纸上。
11.如图所示该装置是_____实验装置,当时的大气压值为_____厘米汞柱。
12.如图所示,王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会 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外界气压的变化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在研究“液体沸点与液面气压关系”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甲所示,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
14.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_____;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看图分析还可以知道,实验地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15.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上,由于大气压强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玻璃管内水柱会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6.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______(填“利用”或“不利用”)大气压强。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Pa。(, )
三、实验题
17.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中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填“a”或“b”);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表明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_(填“是”或“不是”)1个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烧杯中水的温度会_______(填“继续上升”或“保持不变”)。
(4)另一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_______(填“②”、“③”或“④”)。
18.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实验一: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1)小强与小磊合作,自制了一个气压计,从玻璃管的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使管内水面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
(2)小强托者气压计从一楼开始上楼,每上一层观察一次管内水面与瓶口的高度差,小磊将数据记录成如下表格;
楼层 1 2 3 4 5 6 7
高度差(cm) 5.0 5.5 5.8 6.1 6.4 6.7 7.0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出:在一楼至七楼的过程中,随距地面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将均匀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请分析该气压计的工作原理: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______与______之和;
(5)表中高度差为什么在一楼至二楼的阶段变化比其它楼层大?______。(答一种原因即可)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C 7.B 8.C 9. B
10. A 一样 B
11. 托里拆利 73
12. 升高 小
13. 水重新沸腾 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降低
14. 乙 保持不变 低
15.变小 上升
16.利用 1.3×104
17. a 96 不是 保持不变 ④
18. 减小 大气压 管内外液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 玻璃管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