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性质 
2.熟悉一战中的重要战役 
3.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国家仍未获得彻底独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帝国主义的形成,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背景)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化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 
 我们无意将任何人推入阴影,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 
——德国外交部长标洛在议会的演说 
依据以上内容,说明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之间存在什么现象?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现象: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呈倒挂现象 
3.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主要有:英德矛盾、法德矛盾、 
 德俄矛盾、俄奥矛盾等。 
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刺客是波斯尼亚的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学生,名叫加弗里洛·普林西普。他行刺决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背后是塞尔维亚秘密组织“不统一毋宁死”,即众所周知的“黑手社”。“黑手社”于1911年成立于贝尔格莱德,其公开宣称的目的是实现“民族理想:团结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政府并不支持这一组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德皇威廉二世 
有人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个突发事件, 
 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3、推动因素:极端泛滥的民族主义情绪。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推动因素:极端泛滥的民族主义情绪。 
 4、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一)爆发的原因 
战争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战。(P83D2最后一句)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 
华工参加一战意义: 
为一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为最终解决山东问题做了铺垫(华盛顿会议)。 
【历史纵横】一战中的华工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常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约有3000 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 
第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 个 
1 
33 
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 
1000万 
2000万 
战火影响的人口达 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 
15亿 
2/3 
直接经济损失达 美元 
2700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高达3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使交战各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生命代价。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受伤者2000多万, 终身残废者350万,而德、俄、法、奥的伤亡人数就占全部伤亡的 2/3,欧洲失去了整整一代最有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青年。 
影响:1.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材料2: 
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40%在美国手中。 日本趁火打劫……一跃成为工业强国和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了经济困境。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3:“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材料4: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对欧洲: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对世界: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巴黎和会小档案 
时间:1919.1.18-1919.6.28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代表:27个参会国。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巴黎会和三巨头) 
成果:签订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华盛顿会议小档案 
时间:1921.11.12-1922.2.6 
地点:美国华盛顿 
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共9个参会国。 
成果: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 
体系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华盛顿体系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捷克斯洛伐克 
阿尔萨斯 和洛林 
萨尔区 
莱茵地区 
归还波兰的地区 
但泽 
归还丹麦 
奥地利 
德 国 
191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波 兰 
减少13 %领土和10 %人口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 
内容(教材85、86页)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实质: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实质: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基础上确立的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凡尔赛 
体系 
华盛顿体系 
 材料一 靠凡尔赛体系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 
 材料二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 
积极: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国际局势缓和,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消极:未能根除矛盾,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反而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宰割战败国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分赃不均 
——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 
敌视社会主义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奴役弱小民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实质: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什么是国际联盟?(阅读教材p87找出其性质、宗旨、原则、实质) 
·思考:如何评价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1920年1月10日): 
国联旗帜 
国联会议实况 
性质: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原则:“全体一致”。 
内容: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实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积极:①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②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①“全体一致”原则无法有效制止战争发生; ②被英法利用,操纵国际事务,成为大国强权政治的工具;③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 
国际关系发展演变 
15-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终结 
冷战与两级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欧洲遭受致命打击 
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1-1945)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办和平纪念灯光展 
英国民众在沙滩为死难者画像 
巴黎舞蹈演员表演舞蹈纪念停战 
英国"虞美人花"绽放圣玛格丽特教堂 
奥克兰博物馆前竖起18277个十字架 
一战与中国 
华工纪念雕像 
1、暂时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2、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引发山东问题 
3、中国参战(以工代战) 
4、五四运动。 
5、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学习转向苏俄。 
 学思之窗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日)第二十二条 
(一)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不克:不能)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下实行自治,则应适用于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 
(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将此种人民之保佐(保佐:保护)委诸各种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保佐。啊、 
(三)委任统治之性质应依该地人民发展之程度、领土之地势、经济之状况及其他类似地形之情形而区别之。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 
你如何认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 
 委任统治制度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比原来的殖民统治有所进步,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仍然有殖民统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