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课件2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1 10: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注释
关于作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 园 田 居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 升。墟:集市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归 园 田 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方宅十余亩(mǔ),草屋八九间。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暧(ài)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fèi)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理解诗歌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
尘网:尘世的罗网,喻 官场
羁鸟:笼中鸟。
拙:愚拙。
方宅:住宅方圆四周
荫:遮盖。
罗:排列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村落
虚室:虚空闲寂的居室
樊笼:鸟笼,喻官场
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眉 目 传 情
题眼:“归”
其中隐藏的信息:(1)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情-厌恶悔恨
A、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情 境 复 原
官场生活-喻
尘网樊笼
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B、守拙归园田 :
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和自由的品性
4.归去如何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      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所感:
3.归向何处?
“守拙归园田”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说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呢?
感受意境
恬静 空阔 幽雅 朦胧。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所见: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
(亲切可即,环境幽雅美丽)
远村、炊烟。
(给人以悠长的遐思)
狗吠、鸡鸣。
(以动衬静,更显宁静、 和平 )
→近
→远
所闻:
色彩
声音
小结:
思考:诗人如何描写园田?园田的景色有何特点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乡村田园美景图。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土地,几间草屋。榆柳成荫,桃李繁茂。夜幕降临,村落渐远,炊烟四起。夜深人静,幽长的深巷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一觉醒来,五彩的公鸡鸣于桑树之顶。 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二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 “感伤”。
身居田园的作者感觉如何呢?
体会感情
作品链接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
比较阅读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簟瓢屡空
——《五柳先生传》
作者为何刻意隐去现实生活的艰难和困顿,将田园生活写的如此美好呢?
思考讨论
把握思想
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作者的归隐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出于内心的意愿。
作品链接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归去来兮辞》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三)








官场黑暗,政治上无法作为
田园静美,精神上自由闲逸
远离尘世,道德上抱朴守拙
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拓展——
像陶渊明一样在官场和田园选择中挣扎的中国文人
中国文人的几种类型——
推波助澜型……秦桧、严嵩、和珅
随波逐流型……李斯、徐阶、宋玉
独立洁行型……屈原、阮籍、嵇康、杜甫、海瑞、袁崇焕
独善其身型……老子、庄子、范蠡、陶渊明、王维
思考:
从上述古代文人的遭遇中你发现了什么?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将如何选择自己的路?

古代文人的可悲命运——
要么变节,要么屈节;
要么毁没,要么埋没。
文人的出路
希望在今天
教师寄语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追求,
当这追求如夜空中的星斗可望
而不可即的时候,会有烦恼
和痛苦,你要做的不在困苦中
消沉,而是要学会舍得。
作 业:
1、背诵本诗。
2、将课堂讨论题中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
题目:
从陶渊明看中国文人的二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