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化学二轮学案之点睛突破
专题九 水和溶液
水和溶液的常见考点有:电解水试验、水的净化、乳化现象、硬水和软水的区分与软化、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判断、溶液的状态及相互转化方法、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其中溶解度曲线的相关问题是近几年考试的必考点,通常占8分左右,这个专项涉及的分数大概10分左右。出题形式:溶液的判断、乳化现象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电解水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关系还常以图像题出现;溶解度、饱和溶液等有时以选择题出现,更多的时候在填空题中出现。
准确掌握溶液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含义,及各量之间的关系,公式的变形;掌握溶解度曲线图中,点、线、线的变化所表达的意义。
考点一:爱护水资源
我国淡水分布极不均匀,北方地区缺水程度严重,因此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节约用水的基本原则是:用水时能少不多,不浪费:循环使用水,多次合理使用水,不轻易排放:生活中防止水污染的关键是消除污染原,不将污染性物质投入水中。
典例一:(2021 柳州)柳江是柳州的母亲河,2020年获得了全国地表水质量评比的第一名。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柳江河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保护水生动物 D.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流
【思路点拨】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来分析。
【答案】D
【解析】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水污染,利于保护柳江河;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利于保护柳江河;
C、保护水生动物,利于保护柳江河;
D、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流,增大水污染,不利于保护柳江河;
故选:D。
变式训练:
1.(2021 晋中)珠穆朗玛峰是我国跨境四个县的自然保护区,它以独特的雪域冰川,使许多人心生向往,为保护其自然资源,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禁止破坏水源 B.提倡攀爬雪山
C.允许开矿寻宝 D.随意丢弃垃圾
【答案】A
【解析】A.禁止破坏水源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做法合理;
B.提倡攀爬雪山会有危险,且可能会造成人为污染,做法不合理;
C.允许开矿寻宝会导致私挖乱采,破坏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做法不合理;
D.随意丢弃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做法不合理。
故选:A。
2.(2020 长沙)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C
【解析】A、地球上的淡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选项说法错误;
B、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不能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选项说法错误;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2020 江西)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
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答案】B
【解析】A.防止水龙头滴漏可以节约用水,不合题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会造成大量的水蒸发、渗漏,会造成水的浪费,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不合题意;
D.循环使用工业用水可以节约用水,不合题意。
故选:B。
4.(2020 安徽)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骑自行车上学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答案】D
【解析】A、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节约资源,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节约水,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D。
考点二: 自然界中的水
生活中常用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里常用蒸馏方法使硬水软化。检验硬水、软水的常用方法有:①加热蒸干法,有固体析出的是硬水,无固体析出的为软水:②将肥皂水分别加入到盛有软水和硬水的烧杯中,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硬水中产生泡沫较少甚至没有泡沫,而且有浑浊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碳酸盐能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典例二:(2020 枣庄)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利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物理变化
C.海水通过活性炭吸附也能获取淡水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思路点拨】根据海水转化为淡水的原理以及净化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答案】C
【解析】A.该装置得到淡水的原理是海水的水变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上凝结成水,滴落到烧杯,烧杯中水里不含其它杂质,属于淡水,选项说法正确;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海水淡化,选项说法错误;
D.温度越高,海水中的水蒸发得越快,获取淡水越快,所以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变式训练:
1.(2021 无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答案】D
【解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沉淀(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杀灭水中的微生物)等,没有用到蒸馏操作。
故选:D。
2.(2021 青岛)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工业上可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和杀菌消毒的净化过程,可以变成纯水
D.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答案】C
【解析】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减压时水的沸点降低,使热盐水依次流经若干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逐级蒸发降温,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和杀菌消毒的净化过程得到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不能变成纯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1 淄博)一渠清水利千秋﹣﹣“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用水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B.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加入明矾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水质造成破坏,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D.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答案】B
【解析】A、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该选项正确;
B、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加入明矾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可以通过煮沸软化水,该选项不正确;
C、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水质造成破坏,加剧了水资源危机,该选项正确;
D、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该选项正确。
故选:B。
考点三:电解水
水的化学式H2O,氧原子的化合价为-2,氢原子的化合价为+1。由于从-2价的氧原子到生成氧气的过程中,是化合价升高的过程,也就是氧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同理从氢原子到氢气的过程中是是化合价降低的过程,也就是氢原子得到电子的过程;根据异性相吸的原理,得到,正氧负氢。由于相同条件下氧气 ( http: / / www. / s q=%E6%B0%A7%E6%B0%9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在水中 ( http: / / www. / s q=%E5%9C%A8%E6%B0%B4%E4%B8%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的溶解性要大于氢气 ( http: / / www. / s q=%E6%B0%A2%E6%B0%9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所以实际得到的氢气:氧气体积比>2:1。
典例三:(2021 北京)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思路点拨】电解水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答案】B
【解析】A、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生成的H2,故A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不能说明水由H2、O2构成,故B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水发生了分解反应,故C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变式训练:
1.(2021 兰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B.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C.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答案】D
【解析】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该选项正确;
B、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该选项正确;
C、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该选项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不能燃烧,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2.(2021 雅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O2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答案】C
【解析】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是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热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但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为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节约用水,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故选项说法正确。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2021 鞍山)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B.过滤和加热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C.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C
【解析】A、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有害物质,未经处理不能直接灌溉农田,故A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即不能将硬水软化,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因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故C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电解水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四:溶液的判断
溶液知识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知识,其主要重、难点知识要点包括以下几点: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常见溶液的外观特征:澄清、透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解度的概念及其计算;过滤和结晶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典例四:(2021 无锡)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汽油 C.面粉 D.泥沙
【思路点拨】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常见溶液的外观特征:澄清、透明。
【答案】A
【解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B错;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C错;
D、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故选:A。
变式训练:
1.(2021 柳州)“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其中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食盐 C.蔗糖 D.米醋
【答案】A
【解析】A、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A正确;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米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A。
2.(2021 河池)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碘和汽油 B.碘和酒精
C.高锰酸钾和汽油 D.高锰酸钾和水
【答案】C
【解析】A、碘易溶于汽油,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碘易溶于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C正确;
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C。
3.(2020 丹东)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答案】A
【解析】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正确;
B、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故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错误;
D、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错误;
故选:A。
考点五:溶液的计算和配制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在该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原子量之和的比值.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要先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別计算出所有元素的原子量的总和,再计算出各元素的原子量之和的比值.
有关质量守恒的计算:质量守恒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也就是说,化学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之前与发生化学反应之后总的质
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溶液计算的常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典例五:(2020 常州)盐水选种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坏种子分开来。20℃时,技术员将一包氯化钠【20℃,S(NaCl)=36g】放入容器中,分三次加入水,充分搅拌,记录情况如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水质量 1000g 1000g 1000g
烧杯内NaCl晶体剩余情况 有 无 无
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范围是( )
A.10.71%<ω≤19.35% B.12%<ω≤24%
C.10.71%≤ω<21.43% D.12%≤ω<24%
【思路点拨】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可知,由第一次中加入1000g的水有剩余的氯化钠晶体存在,说明了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应大于360g,由第二次加入1000g水氯化钠晶体无剩余,说明了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应小与或等于720g,据此分析计算。
【答案】A
【解析】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第一次中加入1000g的水有剩余的氯化钠晶体存在,说明了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应大于360g,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是大于:≈10.71%;由第二次加入1000g水氯化钠晶体无剩余,说明了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应小于或等于720g,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小于或等于:≈19.35%。
由上述计算可知A正确。
故选:A。
典例六:(2020 湘西州)我国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期间,需要经常对公共场所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双氧水溶液等。
(1)84消毒液(含NaClO)与洁厕灵(含盐酸)不能混用,否则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和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为了对某车站候车室消毒,要配制一桶(15千克)含H2O22%的双氧水溶液,需工业用双氧水(含H2O230%)________千克。
(3)请你写出另一种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有效方法________。
【思路点拨】(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3)根据防止疾病传播的方法来分析。
【答案】(1)2HCl+NaClO═Cl2↑+NaCl+H2O;
(2)1;
(3)出门佩戴口罩。
【解析】(1)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Cl2↑+NaCl+H2O;故填:2HCl+NaClO═Cl2↑+NaCl+H2O;
(2)设需要工业用双氧水(含H2O230%)的质量为x,则:
30%x=15kg×2%
x=1kg
故填:1;
(3)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要防止新冠肺炎传播,可采取隔离病人、出门佩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室内和公共场所定期消毒等有效方法;故填:出门佩戴口罩。
变式训练:
1.(2021 崇文区)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答案】100.
【解析】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20%=(100g+x)×10% x=100.
2.(2021 宁夏)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增加,氯化钾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能碱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0 金昌)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
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
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
【答案】A
【解析】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个数可能变,也可能不变,故A说法错误;
B、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可知B说法正确;
C、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D说法正确;
故选:A。
考点六: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在100g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也有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查找物质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与转化。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大小比较。⑥温度变化时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⑦判断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
典例六:(2020 甘孜州)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2)中所得的溶液从60℃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________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45.8%(填“>”“<”或“=”)。
【思路点拨】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状态;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答案】(1)45.8。
(2)不饱和。
(3)14.2;<。
【解析】(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
故填:45.8。
(2)60℃时收集溶解度是11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故填:不饱和。
(3)将(2)中所得的溶液从60℃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60g﹣45.8g=14.2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1.4%。
故填:14.2;<。
典例七:(2020 枣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计算: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
(2)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维生素C的溶液3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维生素C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思路点拨】(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3)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即可求得水的质量。
【答案】(1)9:1:12;
(2)需要加水的质量是700g。
【解析】(1)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填:9:1:12;
(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是x,
根据题意可得:300g×1%=(300+x)×0.3%
解得:x=70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是700g。
变式训练:
1.(2021 大连)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1)氯化钠;
(2)11:10;
(3)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4)蒸发结晶。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所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
(2)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10g:100g=11:10;
(3)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2.(2021 百色)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2)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三种物质中,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4)保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1)甲、乙、丙。
(2)t2。
(3)乙。
(4)降温。
【解析】(1)t3℃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甲、乙、丙。
故填:甲、乙、丙。
(2)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故填:t2。
(3)三种物质中,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故填:乙。
(4)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保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温。
故填:降温。
3.(2021 益阳)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CO2气体的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材料二: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O2,但气温高时,养鱼池中常常要设法增加水中的O2含量。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O2的溶解量。
(1)材料一说明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为增加水中O2的含量,你认为图中所示方法常常出现在 ________(填“夏季”或“冬季”)。
【答案】(1)压强;
(2)夏季。
【解析】(1)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会出现气体喷出的现象,故填:压强;
(2)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季温度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为增大水中的溶氧量常将水喷向空气,故填:夏季。
1.(2021 贵阳)202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工业废水净化达标排放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农药、化肥合理使用
【答案】A
【解析】A、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故A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工业废水净化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合题意;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合题意;
D、农药、化肥合理使用可以防止土壤污染、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2021 遵义)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下列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 B.任意排放废水
C.积极植树造林 D.净化处理废气
【答案】B
【解析】A、分类回收垃圾,节约资源,利于保护环境,故A错误;
B、任意排放废水,增大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利于保护环境,故C错误;
D、净化处理废气,减少空气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故D错误;
故选:B。
3.(2021 大连)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城市污水深度净化 D.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
【答案】D
【解析】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故A正确;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作用很大,故B正确;
C、城市污水深度净化有助于防治水污染,故C正确;
D、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故D错误。
故选:D。
4.(2021 宜昌)下列净水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 B.蒸馏 C.过滤 D.吸附
【答案】B
【解析】A、沉淀是通过静置使水中不溶性固体的较大的颗粒逐渐沉降而把水与在颗粒固体进行初步分离,但是可溶性的杂质和异味等难以沉淀,故A错误;
B、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B正确;
C、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是常用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所以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故C错误;
D、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色素和异味,但是大部分的可溶性杂质不能被吸附,故D错误。
故选:B。
5.(2021 沈阳)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来杀菌消毒的物质是( )
A.明矾 B.细沙 C.活性炭 D.氯气
【答案】D
【解析】A、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杀菌消毒,故A错误;
B、细沙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但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
D、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进行消毒,故D正确。
故选:D。
6.(2021 河南)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答案】D
【解析】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3%,所以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A错;
B、结冰的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C错;
D、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D正确。
故选:D。
7.(2021 百色)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了解并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D.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答案】C
【解析】A、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还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得到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2021 南充)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D
【解析】A、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氧气、氢气)体积比约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2021 青岛)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奶粉 B.食盐 C.花生油 D.面粉
【答案】B
【解析】A、奶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2020 北京)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 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 KNO3
【答案】D
【解析】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31.6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饱和溶液131.6g,则20℃时,131.6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故选项说法错误。
B、3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5.8%,故选项说法错误。
C、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则30℃时,将50g KNO3放入100g水中,最多溶解45.8g,得到45.8g+100g=145.8g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 KNO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2021 兰考县二模)我国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中有3款属于灭活疫苗。生产灭活疫苗常用甲醛(CH2O)溶液处理破坏其感染性。某甲醛的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5%,则该溶液中甲醛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4.5% B.36.25% C.40% D.76%
【答案】B
【解析】由化学式可知,甲醛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也为2:1,则甲醛的水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5%,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6%,则甲醛的水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5%﹣76%=14.5%。假设该甲醛溶液的质量为100g,则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00g×14.5%=14.5g,则甲醛的质量为14.5g÷=36.25g。所以该溶液中甲醛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25%。
故选:B。
12.(2020 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答案】D
【解析】A、10℃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40g的硝酸钾,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20.9g,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故A错误;
B、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不能说就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增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
D、②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降温至10℃,溶质质量分数变成×100%=17.3%,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13.(2020 舟山)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氯化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氯化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由于溶解度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该兴趣小组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温度,故溶解度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D。
14.(2021 雅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
C.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均能析出晶体
【答案】B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故A说法正确;
B、t2℃时乙的溶解度4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所以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40g:140g=2:7,故B说法错误;
C、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
D、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解度都变小,都会析出晶体,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5.(2021 呼伦贝尔)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曲线N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中两烧杯内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图乙中烧杯内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饱和a溶液中得到固体a
【答案】B
【解析】A、结合图甲、图乙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图丙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曲线N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A错;
B、由图甲可知,t1℃时,a、b均是饱和饱和溶液,结合图丙可知,t1℃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图甲中两烧杯内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图乙中烧杯b内固体全部溶解,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故C错;
D、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a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不能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饱和a溶液中得到固体a,故D错。
故选:B。
16.(2021 张家界)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溶解度/g物质 0 10 20 30 40 50 6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甲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 NaCl,形成不饱和溶液
D.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B
【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故A说法正确;
B、比较溶解度大小要有温度的限制,没有温度限制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故B说法错误;
C、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所以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 NaCl,形成不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
D、由于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提纯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7.(2021 恩施州)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 )
选项 数据 前者 后者
A 核外电子数 S2﹣ S
B 氮气的溶解度 5℃、101KPa下 25℃、101KPa下
C 酒精度 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 同一瓶茅台酒下半部分
D 熔点 武德合金 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形成的,所以硫离子与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不合题意;
B.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5℃、101KPa下与25℃、101KPa下,氮气的溶解度不相等,不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酒精度相等,符合题意;
D.一般,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其的纯金属熔点低,所以武德合金的熔点低于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的熔点,不合题意。
故选:C。
18.(2021 云南)《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过滤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答案】故答案为;引流;滤液浑浊;不能。
【解析】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滤液浑浊;过滤不能将硬水软化;
19.(2020 河池)空气和水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__。
(2)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做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先加入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5)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O2时,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气。
【答案】(1)氮气;
(2)煮沸;
(3)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4)C;
(5)a。
【解析】(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答案为:氮气;
(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煮沸;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在做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先加入少量水;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4)A.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B.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止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O2时,应从a端进气;故答案为:a。
20.(2021 云南)在1800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__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答案】氧气;20.
【解析】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氢气)约为20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21.(2020 资阳)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政府启动的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末举行了总干渠自验式通水开闸放水仪式。泄水渠内的岷江水灌入毗河渡槽内,最后流入安岳朝阳水库,未来可望解决安岳、乐至等地用水难的问题。
(1)水库里的水中含有较多杂质,净水的方法常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以上净水方法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
(2)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端与负极端两支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农业和城市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1)蒸馏;
(2)8:1;
(3)节约用水(合理即可)。
【解析】(1)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等,一般不会用净水方法是蒸馏。
(2)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端与负极端两支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8:1。
(3)农业和城市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节约用水(合理即可)。
22.(2020 朝阳)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其作用是___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答案】(1)1:2,增强导电性;
(2)煮沸,肥皂水;
(3)②④。
【解析】(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及注意事项可知,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由于Na2SO4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其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3)①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污染;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能防止水体污染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23.(2021 北镇市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2)向某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
(3)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________。
【答案】(1)A;
(2)泡沫多,浮渣少;
(3)蒸馏;
(4)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或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或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解析】(1)食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面粉和植物油都不溶于水,故选:A;
(2)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填:泡沫多,浮渣少;
(3)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得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填:蒸馏;
(4)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故填: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或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或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24.(2021 朝阳区校级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防止铁制品生锈,原因是________;
(2)公园常用喷灌代替漫灌的方法给草坪浇水,目的是________;
(3)下列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一定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_。
A.食盐 B.酒精 C.高锰酸钾 D.花生油
【答案】(1)隔绝了空气和水分;(2)节约用水;(3)AB。
【解析】(1)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接触,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防止铁制品生锈,原因是隔绝了空气和水分;
(2)公园常用喷灌代替漫灌的方法给草坪浇水,目的是节约用水;
(3)食盐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故A正确;
酒精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故B正确;
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故C错;
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
25.(2021 海州区二模)请回答下列与水和溶液有关的问题。
(1)硬水是含有________(写出一种离子符号)较多的水。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________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3)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室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为什么能提高反应速率?________。
【答案】Ca2+(或Mg2+);(2)消毒;
(3)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在溶液中构成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解析】(1)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离子、镁离子的水,钙离子、镁离子的符号分别为Ca2+、Mg2+;故填:Ca2+(或Mg2+);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可以净化水;故填:消毒;
(3)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在溶液中构成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故填: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在溶液中构成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26.(2021 郴州)T℃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下,甲、乙、丙三种固体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乙溶液在B点属于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方法是________;
(4)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
(5)已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丙中混有少量乙,提纯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丙>乙>甲;
(2)饱和;
(3)加入甲物质或蒸发溶剂;
(4)25g;
(5)降温结晶。
【解析】(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丙>乙>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则该温度下,甲、乙、丙三种固体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2)乙溶液在B点,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则乙溶液在B点属于饱和溶液。
(3)由于无法确定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方法是加入甲物质或蒸发溶剂。
(4)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设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x,则×100%=20%,x=25g。
(5)已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丙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27.(2020 张家界)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我们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水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2)关于H2O、H2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选填“元素组成”或“分子结构”)不同。
(3)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100kg该营养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
(4)通常情况下,铜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Cu2(OH)2CO3],这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________反应的产物。
(5)习近平提出:“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
【答案】(1)煮沸;
(2)分子结构;
(3)97;
(4)水蒸气;
(5)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填:煮沸;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结构;
(3)配制100kg该营养液需要水的质量是:100kg﹣100kg×3%=97kg;故填:97;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铜绿[Cu2(OH)2CO3]的化学式可知,铜绿中含有氢元素,来自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故填:水蒸气;
(5)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有很多,例如: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洗菜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等;故填: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28.(2021 内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次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2)在200.0g NaClO质量分数为20.0%的“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消毒液中+1价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混合物;46:71:32;(2)40;9.5。
【解析】(1)由于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NaClO)、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次氯酸钠中Na、Cl、O元素的质量比为:23:35.5:16=46:71:32;
(2)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为200.0g×20%=40g,该消毒液中+1价Cl的质量分数为≈9.5%;
29.(2021 海南)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200g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________g(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8。
【解析】200g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
200g×0.9%=1.8g
30.(2021 渝中区校级三模)30℃时,向50g水中逐渐加入M固体(M不与水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M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30℃时,M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A、B、C三种溶液中表示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
(3)A、B、C、D中对应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使D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1)16g;
(2)C;
(3)C=D>B>A;
(4)12.5g
【解析】(1)根据图可知50g水在该温度下最多溶解8gM,100g水最多溶解16gM,溶解度就是在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所以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6gM,所以30℃时M的溶解度为16g,故答案为:16g;
(2)在某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30℃时AB都能继续溶解,C溶液不能再溶解M,故答案为:C;
(3)A比B中溶质质量小,溶剂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B>A,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CD饱和,AB不饱和,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都等于溶解度除以100g加溶解度的和,又因为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D;故答案为:C=D>B>A;
(4)设10gM在30℃时全部溶解需要的水的质量为x,
16g÷100g=10g÷(x+50g)
x=12.5g
故答案为:12.5g
专题解读
点睛突破
考向分析
过关检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化学二轮学案之点睛突破
专题九 水和溶液
水和溶液的常见考点有:电解水试验、水的净化、乳化现象、硬水和软水的区分与软化、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判断、溶液的状态及相互转化方法、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其中溶解度曲线的相关问题是近几年考试的必考点,通常占8分左右,这个专项涉及的分数大概10分左右。出题形式:溶液的判断、乳化现象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电解水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关系还常以图像题出现;溶解度、饱和溶液等有时以选择题出现,更多的时候在填空题中出现。
准确掌握溶液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含义,及各量之间的关系,公式的变形;掌握溶解度曲线图中,点、线、线的变化所表达的意义。
考点一:爱护水资源
我国淡水分布极不均匀,北方地区缺水程度严重,因此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节约用水的基本原则是:用水时能少不多,不浪费:循环使用水,多次合理使用水,不轻易排放:生活中防止水污染的关键是消除污染原,不将污染性物质投入水中。
典例一:(2021 柳州)柳江是柳州的母亲河,2020年获得了全国地表水质量评比的第一名。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柳江河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保护水生动物 D.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流
【思路点拨】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来分析。
【答案】D
【解析】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水污染,利于保护柳江河;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利于保护柳江河;
C、保护水生动物,利于保护柳江河;
D、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流,增大水污染,不利于保护柳江河;
故选:D。
变式训练:
1.(2021 晋中)珠穆朗玛峰是我国跨境四个县的自然保护区,它以独特的雪域冰川,使许多人心生向往,为保护其自然资源,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禁止破坏水源 B.提倡攀爬雪山
C.允许开矿寻宝 D.随意丢弃垃圾
2.(2020 长沙)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3.(2020 江西)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
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4.(2020 安徽)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骑自行车上学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考点二: 自然界中的水
生活中常用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里常用蒸馏方法使硬水软化。检验硬水、软水的常用方法有:①加热蒸干法,有固体析出的是硬水,无固体析出的为软水:②将肥皂水分别加入到盛有软水和硬水的烧杯中,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硬水中产生泡沫较少甚至没有泡沫,而且有浑浊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碳酸盐能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典例二:(2020 枣庄)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利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物理变化
C.海水通过活性炭吸附也能获取淡水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思路点拨】根据海水转化为淡水的原理以及净化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答案】C
【解析】A.该装置得到淡水的原理是海水的水变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上凝结成水,滴落到烧杯,烧杯中水里不含其它杂质,属于淡水,选项说法正确;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海水淡化,选项说法错误;
D.温度越高,海水中的水蒸发得越快,获取淡水越快,所以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变式训练:
1.(2021 无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2021 青岛)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工业上可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C.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和杀菌消毒的净化过程,可以变成纯水
D.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3.(2021 淄博)一渠清水利千秋﹣﹣“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用水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B.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加入明矾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水质造成破坏,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D.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考点三:电解水
水的化学式H2O,氧原子的化合价为-2,氢原子的化合价为+1。由于从-2价的氧原子到生成氧气的过程中,是化合价升高的过程,也就是氧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同理从氢原子到氢气的过程中是是化合价降低的过程,也就是氢原子得到电子的过程;根据异性相吸的原理,得到,正氧负氢。由于相同条件下氧气 ( http: / / www. / s q=%E6%B0%A7%E6%B0%9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在水中 ( http: / / www. / s q=%E5%9C%A8%E6%B0%B4%E4%B8%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的溶解性要大于氢气 ( http: / / www. / s q=%E6%B0%A2%E6%B0%9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所以实际得到的氢气:氧气体积比>2:1。
典例三:(2021 北京)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思路点拨】电解水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答案】B
【解析】A、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生成的H2,故A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不能说明水由H2、O2构成,故B说法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水发生了分解反应,故C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变式训练:
1.(2021 兰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B.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C.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2.(2021 雅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O2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3.(2021 鞍山)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B.过滤和加热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C.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考点四:溶液的判断
溶液知识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知识,其主要重、难点知识要点包括以下几点: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常见溶液的外观特征:澄清、透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解度的概念及其计算;过滤和结晶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典例四:(2021 无锡)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汽油 C.面粉 D.泥沙
【思路点拨】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常见溶液的外观特征:澄清、透明。
【答案】A
【解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B错;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C错;
D、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故选:A。
变式训练:
1.(2021 柳州)“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其中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食盐 C.蔗糖 D.米醋
2.(2021 河池)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碘和汽油 B.碘和酒精
C.高锰酸钾和汽油 D.高锰酸钾和水
3.(2020 丹东)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考点五:溶液的计算和配制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在该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原子量之和的比值.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要先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別计算出所有元素的原子量的总和,再计算出各元素的原子量之和的比值.
有关质量守恒的计算:质量守恒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也就是说,化学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之前与发生化学反应之后总的质
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溶液计算的常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典例五:(2020 常州)盐水选种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坏种子分开来。20℃时,技术员将一包氯化钠【20℃,S(NaCl)=36g】放入容器中,分三次加入水,充分搅拌,记录情况如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水质量 1000g 1000g 1000g
烧杯内NaCl晶体剩余情况 有 无 无
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范围是( )
A.10.71%<ω≤19.35% B.12%<ω≤24%
C.10.71%≤ω<21.43% D.12%≤ω<24%
【思路点拨】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可知,由第一次中加入1000g的水有剩余的氯化钠晶体存在,说明了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应大于360g,由第二次加入1000g水氯化钠晶体无剩余,说明了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应小与或等于720g,据此分析计算。
【答案】A
【解析】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第一次中加入1000g的水有剩余的氯化钠晶体存在,说明了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应大于360g,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是大于:≈10.71%;由第二次加入1000g水氯化钠晶体无剩余,说明了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应小于或等于720g,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小于或等于:≈19.35%。
由上述计算可知A正确。
故选:A。
典例六:(2020 湘西州)我国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期间,需要经常对公共场所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双氧水溶液等。
(1)84消毒液(含NaClO)与洁厕灵(含盐酸)不能混用,否则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和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为了对某车站候车室消毒,要配制一桶(15千克)含H2O22%的双氧水溶液,需工业用双氧水(含H2O230%)________千克。
(3)请你写出另一种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有效方法________。
【思路点拨】(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3)根据防止疾病传播的方法来分析。
【答案】(1)2HCl+NaClO═Cl2↑+NaCl+H2O;
(2)1;
(3)出门佩戴口罩。
【解析】(1)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Cl2↑+NaCl+H2O;故填:2HCl+NaClO═Cl2↑+NaCl+H2O;
(2)设需要工业用双氧水(含H2O230%)的质量为x,则:
30%x=15kg×2%
x=1kg
故填:1;
(3)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要防止新冠肺炎传播,可采取隔离病人、出门佩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室内和公共场所定期消毒等有效方法;故填:出门佩戴口罩。
变式训练:
1.(2021 崇文区)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2.(2021 宁夏)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2020 金昌)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
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
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
考点六: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在100g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也有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查找物质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与转化。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大小比较。⑥温度变化时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⑦判断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
典例六:(2020 甘孜州)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2)中所得的溶液从60℃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________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45.8%(填“>”“<”或“=”)。
【思路点拨】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状态;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答案】(1)45.8。
(2)不饱和。
(3)14.2;<。
【解析】(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
故填:45.8。
(2)60℃时收集溶解度是11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故填:不饱和。
(3)将(2)中所得的溶液从60℃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60g﹣45.8g=14.2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1.4%。
故填:14.2;<。
典例七:(2020 枣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计算: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
(2)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维生素C的溶液3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维生素C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思路点拨】(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3)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即可求得水的质量。
【答案】(1)9:1:12;
(2)需要加水的质量是700g。
【解析】(1)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填:9:1:12;
(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是x,
根据题意可得:300g×1%=(300+x)×0.3%
解得:x=70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是700g。
变式训练:
1.(2021 大连)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2021 百色)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2)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三种物质中,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4)保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2021 益阳)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CO2气体的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材料二: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O2,但气温高时,养鱼池中常常要设法增加水中的O2含量。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O2的溶解量。
(1)材料一说明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为增加水中O2的含量,你认为图中所示方法常常出现在 ________(填“夏季”或“冬季”)。
1.(2021 贵阳)202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工业废水净化达标排放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农药、化肥合理使用
2.(2021 遵义)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下列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 B.任意排放废水
C.积极植树造林 D.净化处理废气
3.(2021 大连)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城市污水深度净化 D.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
4.(2021 宜昌)下列净水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 B.蒸馏 C.过滤 D.吸附
5.(2021 沈阳)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来杀菌消毒的物质是( )
A.明矾 B.细沙 C.活性炭 D.氯气
6.(2021 河南)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7.(2021 百色)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了解并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D.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8.(2021 南充)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9.(2021 青岛)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奶粉 B.食盐 C.花生油 D.面粉
10.(2020 北京)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 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 KNO3
11.(2021 兰考县二模)我国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中有3款属于灭活疫苗。生产灭活疫苗常用甲醛(CH2O)溶液处理破坏其感染性。某甲醛的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5%,则该溶液中甲醛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4.5% B.36.25% C.40% D.76%
12.(2020 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克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克
① 10 100 40 120.9
②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13.(2020 舟山)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氯化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氯化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14.(2021 雅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
C.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均能析出晶体
15.(2021 呼伦贝尔)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曲线N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中两烧杯内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图乙中烧杯内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饱和a溶液中得到固体a
16.(2021 张家界)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溶解度/g物质 0 10 20 30 40 50 6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甲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 NaCl,形成不饱和溶液
D.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17.(2021 恩施州)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 )
选项 数据 前者 后者
A 核外电子数 S2﹣ S
B 氮气的溶解度 5℃、101KPa下 25℃、101KPa下
C 酒精度 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 同一瓶茅台酒下半部分
D 熔点 武德合金 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
A.A B.B C.C D.D
18.(2021 云南)《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 。过滤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19.(2020 河池)空气和水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2)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做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先加入少量水,目的是 。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5)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O2时,应从 (填“a”或“b”)端进气。
20.(2021 云南)在1800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 ,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 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21.(2020 资阳)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政府启动的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末举行了总干渠自验式通水开闸放水仪式。泄水渠内的岷江水灌入毗河渡槽内,最后流入安岳朝阳水库,未来可望解决安岳、乐至等地用水难的问题。
(1)水库里的水中含有较多杂质,净水的方法常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以上净水方法不会用到的是 。
(2)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端与负极端两支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
(3)农业和城市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写一点即可)。
22.(2020 朝阳)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其作用是 。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23.(2021 北镇市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2)向某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 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
(3)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
24.(2021 朝阳区校级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防止铁制品生锈,原因是 ;
(2)公园常用喷灌代替漫灌的方法给草坪浇水,目的是 ;
(3)下列物质放入一定量水中,一定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食盐 B.酒精 C.高锰酸钾 D.花生油
25.(2021 海州区二模)请回答下列与水和溶液有关的问题。
(1)硬水是含有 (写出一种离子符号)较多的水。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 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3)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室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为什么能提高反应速率? 。
26.(2021 郴州)T℃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下,甲、乙、丙三种固体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乙溶液在B点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方法是 ;
(4)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 ;
(5)已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丙中混有少量乙,提纯方法是 。
27.(2020 张家界)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我们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水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2)关于H2O、H2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元素组成”或“分子结构”)不同。
(3)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100kg该营养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kg。
(4)通常情况下,铜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Cu2(OH)2CO3],这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 反应的产物。
(5)习近平提出:“绝不容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
28.(2021 内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次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在200.0g NaClO质量分数为20.0%的“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为 g,该消毒液中+1价Cl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9.(2021 海南)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200g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 g(直接写出结果)。
30.(2021 渝中区校级三模)30℃时,向50g水中逐渐加入M固体(M不与水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M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30℃时,M的溶解度为 。
(2)A、B、C三种溶液中表示饱和溶液的是 。
(3)A、B、C、D中对应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4)若使D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g。
专题解读
点睛突破
考向分析
过关检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