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压强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一份报纸,对折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1帕 B.2帕 C.4帕 D.无法确定
2.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接近于( )
A.103Pa B.104Pa C.105Pa D.106Pa
3.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木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8Pa,按压时拇指与图钉帽接触部分能将图钉帽全覆盖,当图钉进入木块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拇指用的力是300N
B.拇指用的力是6×108N
C.拇指受到的压强是6×108Pa
D.拇指受到的压强是3×105Pa
4.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B.缝针时手指上戴有顶针
C.安全锤的锤头很尖 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5.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以下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哪一组?( )
①有“沙漠之舟”称号的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却长有马蹄子面积三倍的脚掌
②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③用螺栓紧固机器零件时,在螺母下垫垫圈
④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加更大的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B.乙丙对比说明,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7.关于压强、压力等物理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就是物体所受的压力
B.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C.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8.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切菜的刀要磨得很锋利 B.大型货车有许多的车轮
C.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D.坦克有履带式轮子
9.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B.书包的背带较宽
C.切水果的刀片很薄 D.坦克履带做的很宽
10.用50牛的水平力把重30牛的正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为( )
A.20 牛 B.30 牛 C.50 牛 D.80 牛
11.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 B.F不变,p变大
C.F变小,p变大 D.F不变,p变小
12.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13.如图所示,一块砖先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后侧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1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如图所示,则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15.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冰鞋上装有冰刀
B. 飞镖的箭头很尖
C.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16.关于压力、压强的概念,正确的是( )
A.压力是反映形变效果的物理量
B.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压强是反映压力形变效果的物理量
D.压强大小与物体形变程度无关
17.放在水平桌面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关于“茶杯压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放砝码的目的是为了增大 ;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用木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
19.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 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在图A、B、C操作中,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图D与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20.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和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图 和图 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2)在图中甲、乙、丙实验的基础上,小明把两个物块按图丁的方式紧贴在一起放在海绵上,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此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图乙中的相比,应该 (选填“更明显”“相同”或“更不明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解析】解: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可知,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报纸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
若把这张报纸对折后再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报纸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一半,
由p可知,报纸对桌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即2帕。
【答案】B。
2.【解析】解: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0cm2=0.05m2,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
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04Pa。
【答案】B。
3.【解析】解:
(1)由题知,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木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8Pa,
根据p可得,图钉尖进入木块时,作用在钉尖上的压力:
F=pS尖=6×108Pa×5×10﹣8m2=30N,根据固体可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故手指至少要用的力为30N;故AB错误;
(2)图钉帽的面积是S帽=1×10﹣4m2,图钉尖进入木块时,此时图钉帽处的压强为:
p′3×105Pa,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4.【解析】解:
A、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B、缝针时手指上戴有顶针,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对手指的压强,故B正确;
C、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答案】B。
5.【解析】解:
①在沙漠上行走的骆驼脚掌特别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骆驼对沙漠的压强。符合题意。
②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坚硬的尖喙,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喙对树皮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③用螺栓紧固机器零件时,在螺母下垫垫圈,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零件对机器的压强。符合题意。
④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用更大的力,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图钉对木板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解析】解:A、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故A错误;
B、乙丙对比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B错误;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
D、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乙中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D正确。
【答案】D。
7.【解析】解:A、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故A错误;
B、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物体,受力物体是接触面;而物体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故B错误;
C、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故C正确;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撑面。故D错误。
【答案】C。
8.【解析】解:A、切菜的刀要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大型货车有许多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铁轨要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坦克有履带式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答案】A。
9.【解析】解:A、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书包的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切水果的刀片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坦克履带做的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答案】C。
10.【解析】解:木块对墙的压力是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这个力来自于50N的水平力,而物体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力,因此,它的重力不会影响压力的大小,故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应为50N。
【答案】C。
11.【解析】解:∵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C错误;
∵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故A、D错误,B正确。
【答案】B。
12.【解析】解:
A、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发生力的作用的两处物体上,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的受力物体都是铅笔,所以这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C、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左边的受力面积大,由p可知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小。故B错误、C正确;
D、由此实验可得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故D错误。
【答案】C。
13.【解析】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同一块砖的重力不变,
所以,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AB错误;
由图可知,侧放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于平方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即侧放时受力面积变小,
由p可知,砖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14.【解析】解:(1)由图知,切去后甲切去部分与甲整体的比例大于乙切去部分与乙整体的比例,所以剩余部分占整体的比例甲的小于乙的比例,由于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质量相等,所以甲剩余部分的重力小于乙剩余部分的重力;由于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与重力相等,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F甲<F乙;
由图知,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由p可知,p甲<p乙。
【答案】A。
15.【解析】解:
A、冰鞋上装有冰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飞镖的箭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6.【解析】解:A、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故AC错误;
B、将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与重力的性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所以不能说“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故B错误;
CD、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压力形变效果)的物理量;同一物体的压力形变程度越大,说明该物体受到的压强越大,即压强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17.【解析】解:AD、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A正确,D错误。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B错误。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杯。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但两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答案】A。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8.【解析】解:(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放砝码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力;甲乙中,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压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不能用木板代替海绵,原因是:形变不明显,不易观察现象。
【答案】(1)凹陷程度;
(2)压力; 受力面积;
(3)越小;
(4)不能; 形变不明显,不易观察现象。
19.【解析】解:(1)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或形变)程度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并且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2)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图D与A比较,因压力和受力面积都相同,故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答案】(1)海绵的凹陷(或形变)程度; (2)压力;(3)相同;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
20.【解析】解:
(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这是转换法的运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故应选择实验甲、丙;
(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用图丁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则此时与图乙相比其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增大一倍,则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变。
【答案】(1)海绵凹陷程度;甲、丙;(2)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