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B 4、B 5、C 6、C 7、D 8、D 9、C
10、D 11、B12、C 13、D 14、B 15、C
二、非选择题
16、(1)慧星 火星 金星(3分)
(2) A D E(3分)
(3)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的存在等(4分)
17、(1)波动上升(或波动变化,总的趋势是在变暖)。(2分)
不断增加(或呈增长趋势)。(2分)
二者变化为正相关。(1分)
(2)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2分)人类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减少,导致森林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2分)这样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1分)
(3)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2分)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增加,辐射到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减少,(2分)被大气截留的地面辐射增加,导致气温不断上升。(2分)
18(1)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甲 (或陆地内循环)
乙(或海陆间循环)(5分)
(2)地表径流 降水 下渗 d(或地表径流)d(或地表径流)(5分)
(3)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植树造林 引水灌溉 人工降雨等
(3分 写出3点,符合即可)
19(1)随着纬度的增加,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逐渐减小。(2分)
因为太阳辐射从大气上界到地面的过程中,不断被大气吸收、反射等削弱作用,因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小于到达其上方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2分)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分) 因为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总的是从低纬到高纬递减。(2分)
(3)甘蔗生长需要的热量多,甜菜生长需要的热量少;(2分)南方纬度低于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大于北方,温度高于北方,所以南方适合种甘蔗,北方适合种甜菜。(2分)
(4)a 热带雨林比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大 b 低纬地区比高纬地区对流层高度高 c 东北河流比华北河流结冰期长 d 海南岛一年三熟,黑龙江一年一熟 e 东北地区种植冬小麦,华北地区种植春小麦 f 南方地区种柑橘,北方地区种苹果,等等(4分,写出两例,符合即可)
(以上答案供参考)贵池区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 一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 事项 :
1.答 题 前, 先 将自 己 的姓 名 、准 考 证号 填写 在 试题 卷 和答 题 卡上 , 并将 准 考证 号
条形 码粘 贴在 答题 卡上 的指 定位 置。
2.选择 题的 作答 :每 小题 选出 答案 后, 用 2B 铅 笔把 答题 卡上 对应 题目 的答 案标 号
涂黑 ,写 在试 题卷 、草 稿纸 和答 题卡 上的 非答 题区 域均 无效 。
3.非选 择题 的作 答 :用签 字笔 直接 答在 答题 卡上 对应 的答 题区 域内 。写 在试 题卷 、
草稿 纸和 答题 卡上 的非 答题 区域 均无 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最近的一年多来,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天问一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并成功
地将“祝融号”火星车送达火星表面;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在月球上采样后返回;特别是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送达空间站,三名航天
员将在太空驻留 6 个月时间,是我国航天员驻留空间站时间最长的一次。据此完成 1~3 题。
1.进入火星轨道后的天问一号、绕月飞行的嫦娥五号、近地轨道运行的空间站都属于( )
①可观测宇宙 ②银河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工作中的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空间站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太阳能 B.燃油 C.核能 D.天然气
3.易导致探测器、空间站的损坏,并干扰它们与地面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天气变化 D.季节变化
读图,完成 4~5 题。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地球上森林茂密
B.②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地球上重要的
成煤期
C.③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地球上形成大
量的铁矿时期
D.④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出现了人类
5.根据图中化石判断,植物在这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
A.低等陆生植物→蕨类植物繁盛→被子植物繁盛
高一地理试卷·第 1 页(共 6 页)
B.低等陆生植物→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繁盛
C.低等陆生植物→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兴盛
D.低等陆生植物→被子植物繁盛→蕨类植物繁盛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
6.图中( )
A.①为岩石圈 B.③为地壳
C.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
7.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每种成分都有自己的作用,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地
面到大气的上界,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暖层和散逸层五层,但有时人们把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合并成高层大气,这样就形成了对流层、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据此完成 8~9 题。
8.下列有关 25 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B.氮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水汽和杂质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9.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大气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是( )
A B C D
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因素有很多,如纬度位置、天气状况、下垫面(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
地球表面)性质等,受其影响低纬地区温度高于高纬,晴天白天温度高于阴天,沿海夜晚陆地温
度低于海洋等。据此完成 10~11 题。
高一地理试卷·第 2 页(共 6 页)
10.下面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11.能正确反映沿海地区热力环流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2~13 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中四地风力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9 年 10 月 15 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 2”号从深圳启航,行至澳大利亚东部的霍巴特港
进行补给后,使往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山站,图中虚线为“雪龙 2”号航行路线。读图完成 14~15
题。
14.“雪龙 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
A.深圳沿海
B.赤道海域
C.霍巴特港海域
D.中山站沿海
15.在整个的航程中,“雪龙 2”号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 )
A.一直变深
B.一直变浅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高一地理试卷·第 3 页(共 6 页)
二、综合题(共 55 分)
16.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天体名称 B 、C 、F 。(3 分)
(2)在 A、C、D、E 四颗行星中,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 ,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是 ,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3 分)
(3)地球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试分析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4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5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 20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
给三位科学家:其中该奖的一半颁给了美国科学家真锅淑郎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以
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他们的研究包括
了大气中 CO2 的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为人类了解地球气候及人类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奠定了基
础。
材料二:“1840 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1740 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
变化”图。
1840 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 1740 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二,1840 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如何?1740 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
积分数如何变化?二者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相关性?(5 分)
(2)导致 1740 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5 分)
高一地理试卷·第 4 页(共 6 页)
(3)结合材料一,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分数増加导
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6 分)
18.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 分)
(1)写出图中三类水循环的名称,甲为 ,乙为 ,丙为 ,其
中,水循环量最小的类型是 (填名称或代号),对陆地水不断更新起主要作用的
水循环类型是 (填名称或代号)。(5 分)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d 为 ,e 为 ,f 为 。
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填名称或字母),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
是 (填名称或字母)。(5 分)
(3)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水循环,列举三个人类影响水循环的例子。(3 分)
19.读下图回答问题(16 分)
高一地理试卷·第 5 页(共 6 页)
(1)根据图一描述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到达某地地面的太阳辐射一
定小于到达其上方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原因。(4 分)
(2)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差异导致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差异,根据图二描述世界大洋表层
海水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4 分)
(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导致人类生产生活差异的原因之一,试解释同样是种植制糖的原料,
为什么我国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4 分)
(4)试再列举两个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而导致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差异的例子。(4 分)
高一地理试卷·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