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31 13:2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内容回顾与检测
1
人口迁移的
概念和分类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人口迁移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即人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1、空间移动(跨越行政区界限)
2、居住地变更
3、时间限度(一年及以上)
判断人口迁移的要素
根据人口迁移的概念作出判断
A A1 C
C1
B
B1 B2
D
如图: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 国外。
有A1到B1,B2到C1,C1到A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1到B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由A1到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聚集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D、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一、人口迁移的分类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区别:是否跨过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到达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分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
国际人口迁移
迁出地:欧洲、非洲、亚洲(东亚、南亚)
迁入地:美洲、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
原因:
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国际人口迁移
迁出地:南美、亚洲、非洲、南欧
迁入地:西亚、北美、西欧
原因: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特点比较
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一反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向落后的殖民地迁移的现象,变为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的影响。
对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来说,迁入人口弥补了其劳动力的不足,具有专门技能的移民既带来了他国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又为迁入国节约了教育费用。
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于人口增长率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的迁出虽然减轻了本国的人口压力,但由于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劳动力,而是科技人员、专业人员,是人才,大笔培育费造就的高素质劳动力被外国利用,这无疑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损失。
国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分类:省际迁移、县际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人口迁移的分类
由农村 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思考: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2、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
农村 农村
农村 城市
城市 农村
城市 城市
2
引起人口迁移
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生态环境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
A
B
C
D
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
冬季寒冷,污染严重,空气差,居住拥挤
纬度低,光热充足,环境优美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意图
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直到今天,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有着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的不足和土地生产力的衰竭而迁移。
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3、水资源(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如: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4、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人口会发生相应的迁移和流动。
二、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的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
城市化推进、区域开发、大型项目建设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
二、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二、经济因素
2、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交通设施与通讯的飞快发展相对的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三、政治因素
如: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各国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或是限制人口迁移,或是鼓励人口迁移,常常能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流。
如:瑞士小镇阿尔宾恩每年补助20万鼓励外来人口居住;
战争导致难民迁移;
四、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婚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文化差异
1、家庭和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2、文化教育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A.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文化教育
B.老张到深圳和儿子一起居住
家庭婚姻
影响因素小结
现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宗教信仰、家庭婚姻、文化教育等
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不相适应。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经济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政治
社会文化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推进、交通通讯、区域开发
3
人口迁移的
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1、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2、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3、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发展;
4、促进城市化进程;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联系;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3、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4、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人口迁出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
内容回顾与
检测
本节内容回顾
人口迁移的分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
1、国际迁移
2、国内迁移
省际迁移
县际迁移
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 农村
农村 城市(主要类型)
城市 农村
城市 城市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本节小测
人口迁移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题目。
1.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 D.由农村到农村
答案:B
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答案:B
本节小测
2,356
3.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
答案:D
4.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
答案:D
5.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
答案:B
6.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答案:A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