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生物学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准
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解题分析】题图中的b为细胞核,A项错误:图中d是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项正确:图中c指细胞
膜,e指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并不是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含有g和h,如根尖细胞中没有g(叶绿体),D
项错误。
2.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能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
【解题分析】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更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项正确;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
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
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蔗糖和HO都能自由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D
项正确。
3.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酶的作用,能根据题干所给材料准确判断,再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解答,难度适中。
【解题分析】合成RNA的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酶P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物质构成,所以合成RNA的
原料也能用于合成酶P,A项正确;实验一去除RNA后,该酶失去催化功能,说明酶P的功能与其组成成分
RNA相关,但不能说明与蛋白质无关,B项错误:实验组的前体rRNA中加人核液,对照组前体rRNA不做
处理,结果两组前体rRNA都转变为成熟rRNA,说明加工rRNA的酶不存在于核液中,C项错误;实验三的
做法是去除酶P中的蛋白质,单独保留其RNA成分,检测其是否仍具催化作用,D项错误。
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学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够根据图中信息、细胞特
点及遗传定律进行推理和做出合理的判断。
【解题分析】植株①相当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1/2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因此,
植株①自交后代中有3/4的个体散发红色荧光,A项正确;植株②相当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纯合子,因此其
产生的花粉细胞中都含有1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B项正确: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有4条染色体含有红色
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来自植株②③,植株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有2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C项错误:由于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时,可能含
4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植株有①和③,D项正确
5.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分析】淘汰前,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2,黑色个体的数量是(1/2)×(1/2)=1/4,因此白色个体更
多,A项正确;淘汰后,F中AA个体占1/3,F2中AA个体占1/2,Fa中AA个体占3/5,故纯合子比例增
加,B项正确:黑色兔淘汰一代后,a基因频率=1/3,C项正确:黑色兔淘汰两代后,兔群中AA:Aa=1:1,D
项错误
6.C【命题意图】本题以小麦育种为背景,考查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
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体现了社会责任等学科素养,突出了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解题分析】①过程亲本都不含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②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③过程发生了染色体
变异,A项错误:单倍体没有种子,③过程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B项错误:动物选择①④⑤过程育
种,不能连续自交,可选择测交加快育种进程,C项正确:如果要求子代都是隐性性状,则杂交育种(①④⑤过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6页)【22·(新高考)MNJ·生物学(四)·LN】秘密★启用前
4.科研人员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培育转基因烟草,下图①②③为2个红色荧光蛋
10.我国在沙漠治理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其中毛乌素沙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沙地成功
白基因随机整合在染色体上的3种转基因烟草的体细胞示意图。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
栽种上了植物。由于这些植物的存在,黄河每年减少四亿多吨的泥沙流人,极大地改善了黄
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列说法错误的是
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物学模拟试题(四)
A.植株①自交后代中有3/4的个体散发红色荧光
A.抵抗力稳定性是沙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植株②的花粉细胞中都含有1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翻
B.种植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有4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①
当的物
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
态系统的恢发
白基因的细胞来自植株①②③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人第三营养级
本试卷共25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D.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时,可能含4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来自植株①③
11.种群数量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长(右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
种群数量
5.某种家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色(A)对黑色(a)为显性。若某人工
的条件下呈“S”形曲线增长(右图中乙)。结合右图分析,下列有关种
一并交回
饲养的家免种群中,白色和黑色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让该免群随机交配并进行人工选择,
群增长曲线的叙术,正确的是
A.“”形曲线的入不变,增长速率不变
K/2
注意事项:
逐代淘汰黑色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S”形曲线增长速率先增大再降低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钻贴在
A.淘汰前,该免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不同
若右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进行
条形码区域内。
B.随着阁太代数的增加,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
012345678时间
D.人值是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不会超过人值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C.黑色免淘汰一代后,a基因频率下降到1/3
12.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下列有关
工整,笔迹清楚。
D.黑色免淘汰两
代后,免群中AA:Aa=2:1
叙述错误的是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6。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培育矮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育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后期细胞生命活动减弱
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T-
B.产生酒精的同时也有CO2生成,所以发酵过程中需拧松瓶盖放气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C,产物积累使pH下降,同时营养物质减少,种群数量下降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A.①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③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过少导致酵母菌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中无法合成ATP
B.③过程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C.动物选择①④⑤过程育种,可选择测交加快育种进程
第I卷
(选择题共45分)】
A.涂布接种时,需将涂布器蘸酒精后用酒精灯外焰引燃,冷却后再使用
D.植物选择①④⑤过
育种
定比选择①②③过程育种用时长
纯化培养酵母菌时
,培养皿应倒置放入28℃
右的
养箱内中培养24~48h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7.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下列选项中细胞I、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
C,计数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需计数的微生物进行计
项符合题目要求。)
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D.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拿掉以利于看清菌落的形态特征
1.右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载体
14.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
A该图中少细胞核
B.图中d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细
E产生Am
B.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配制培养液时除加入必需的已知成分外,还必须加入天然成分,
h一产生C0
C.细胞毒性T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
物质M
物质N
细胞方可正常生长和增殖
下列叙术正确的是
C.图中c指细胞膜,e指细胞质
一细胞间信息交流
D.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在动物
细胞培养液中加人抗生素就可以为细胞培养提供无菌条件
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含有g和h
同一全透过性
8.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不自主颤抖的情况,但机体可通过调节维
B.细胞培养过程中只需不断通人O2,就能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不同植物材料放入一定
持体温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加入的天然成分是血清或血浆,用来补充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的物质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会直接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骨酪肌收缩
D.经培养可得到由多层细胞构成的人造皮肤,能直接用于移植
B.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并调控骨酪肌的不自主颤抖
1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RNA病毒,其变异毒株除了传播力明显增强的“德尔塔”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更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C.机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的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人面色会变得苍白
之外,还有“阿尔法”,“贝塔”和“拉姆达”等,给全球战胜这次疫情带来了巨大挑战。下列有
D.寒冷环境下,机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散热量等于产热量
关叙述错误的是
C.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A.戴口罩、勤洗手、注射疫苗等都是针对这次疫情的有效防控措施
D.蔗糖和H,O都能自由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9.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
B.“2019-nC。V”变异的根本原因是RNA中氧核苷酸序列发生改恋
3.真核细胞中酶P能催化前体RNA→成熟RNA。为研究其作用,科学家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生长状
致的豌豆苗随机均分为A,B,(
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
实验一:酶P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物质构成,去除RNA后,该酶失去催化功能。
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传播力明显增强的直接原因是组成病毒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
不再适宜用检测体内特异性抗体的结果作为感染“2019CoV”的依据
实验二:实验组的前体rRNA中加人核液,对照组前体rRNA不做处理,结果两组前体rRNA
组别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侧芽长度m
D.目取
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都转变为成熟rRNA
去除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实验三:科学家设计新实验直接证明酶P中起催化作用的是RNA。
B
保留
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
16.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与氧化型辅酶I(NAD)结合形成还原型辅
以下分析正确的昆
C保留
菜馏水涂抹
间
酶I(NADH),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蛋白质类)的催化产物NMN是
A.合成rRNA的原料也能用于合成酶P
A.A组侧芽长度大于B组的,但A组侧芽部位生长素含量要低于B组的
成NAD的原料。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的衰老与其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
B.实验一说明酶P的功能与其组成成分蛋白质无关
B.由实验可知,保留顶芽条件下,用激动素涂抹侧芽可解除顶端优势
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实:哈一说明机工RNA的存在干核中
C.由实验可知,去除顶芽后,用激动素涂抹侧芽可明显促进侧芽生长
A高亦件的JA卫T不能与双缩试产生些备后应
D.实验三的做法是去除酶P的RNA进行实验
D.激动素进人植物体内,可能对植物基因组的表达进行了调节
B.人体细胞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第3页(其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