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卖油翁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卖油翁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2 16: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民间艺人
导入新课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体会文章简洁生动的语言风格。
3.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养成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学习目标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卖油翁》等。
作者简介
唐宋八大家
本文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中状元,曾任通判、知州、知府、安抚使、尚书工部侍郎等职。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果决。《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
资料链接
文体常识
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小说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这类小说多以人物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写作内容,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洁、篇幅短小、形式灵活的特点。代表作有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矜( ) 圃( ) 睨( )
矢( ) 颔( ) 忿( )
酌( ) 沥( ) 遣( )
jīn


shǐ
hàn
fèn
zhuó

qiǎn









字词疏通
课文朗读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擅长射箭。
凭借
自夸
曾经
园子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指射中靶子

点头
放下担子释,放下

文意疏通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责问,质问

懂得
动词作名词,射技
没有别的(奥妙)
同“耳”,相当于“罢了” 。
凭、靠
气愤的样子 。
怎么
轻视
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就,于是



慢慢地
舀取,这里指倒入
下滴
这里是“接着”的意思
只,不过
打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和他相比,他也凭借(这一点)自夸。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用勺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打发他走了。
译文
识记通假字
但手熟尔
同“耳”,相当于“罢了”
徐以杓酌油沥之
同“勺”
一词多义
尔安敢轻吾射
尔:代词,你
但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尝射于家圃
射: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
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文言积累
词类活用
但微颔之
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吾射不亦精乎
动词用作名词,指射箭
的本领)
特殊句式
省略句
自钱孔入[省略主语
“油”,可补充为
“(油) 自钱孔入”]
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尝于家圃射”]
故事发生的地点:
陈尧咨家的园子里;
人物:陈尧咨、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以此自矜”。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事的哪些内容?
整体感知
“睨之”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但微颔之”是动作描写,表现卖油翁略表赞赏的态度。这两个短语刻画了一个沉着自信、不动声色、超然物外的智者形象。
2.“睨之”“但微颔之”分别是对卖油翁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第二自然段陈尧咨连用两个问句,试分析这两个问句中的含意。
陈尧咨质问,语气咄咄逼人,而卖油翁语气平和,不卑不亢,沉着镇静,并用事实说明“但手熟尔”。
4.面对陈尧咨的质问,卖油翁的表现如何?
写出了陈尧咨看到卖油翁高超的技艺后既尴尬又信服的神情。
5.“笑而遣之”的“笑”写出了什么?
1.朗读时,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说话时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陈尧咨:要读出他的傲慢、自信、自矜。
  卖油翁:要读出语气的平淡、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课文精读
2.为什么两个人说话时的语气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陈尧咨因为善射而自信、自矜;卖油翁因为善酌而自信、谦和。
3.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时的神态变化,其实是其对待卖油翁态度的变化,思考陈尧咨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反感
恼怒
折服
原因:卖油翁技术纯熟但并不自夸、自傲,没有“以此自矜”。
  陈尧咨是一个射技高超,自傲,但又知错能改的人。
4.通过陈尧咨前后态度的变化,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请大家朗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即使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
合作探究
2.本文为何对陈尧咨的射箭写得简略,却对卖油翁酌油这件事写得详细?
因为文章要说明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说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只用“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来描写陈尧咨的精湛射技,而对卖油翁酌油的情况记叙得较详细。这样安排使叙事清晰,重点突出,有力地阐明了文章的主旨。
文章通过讲述陈尧咨和卖油翁之间的小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含蓄地告诉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主旨归纳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文章篇幅短小,不足200字,但情节完整,重点突出,详略处理得当。主角是卖油翁,写陈尧咨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因此,对陈尧咨的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并不渲染,主要笔墨放在卖油翁酌油的现场操作。这样安排使叙事清楚,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写作特色
2.对比鲜明,形象突出。
文章始终把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对比着写,以此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陈尧咨“善射”但骄傲自矜,不可一世;卖油翁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沉着冷静、自信,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风范。
写作特色
文章结构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人应有一技之长。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7.艺无止境。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10.智者超然物外。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有没有像陈尧咨这样的人?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应该如何看待别人的长处?结合你的生活知识,谈一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