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学分认定
生物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
1.泡菜发酵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2.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通常都是纯种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可以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为了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和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组的培养基分别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未接种的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4.如表所示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NaNO3 K2HPO4 MgSO4·7H2O (CH2O) 蒸馏水 青霉素
含量 3g 1g 0.5g 30g 定容至1000mL 0.1万单位
A.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大肠杆菌
C.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D.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形成液体培养基
5.如图为纯培养酵母菌的一个操作环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操作步骤是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除第一次划线外,以后的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C.图中酵母菌密度最小的是5处
D.该接种方法适用于酵母菌的计数
6.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请分析下列操作,正确的有几项
①干热灭菌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②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发酵初期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③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
④涂布平板时所用的涂布器需酒精浸泡后灼烧灭菌
⑤培养基、锥形瓶都要进行干热蒸汽灭菌
⑥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⑦带菌培养基必须经灭菌后才能倒掉
A.三项 B.二项 C.一项 D.四项
7.下列有关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土壤中微生物进行计数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稀释倍数的样液至少涂布三个平板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B.将不同稀释度下计算的菌落数求平均值得到较为准确的菌落数
C.本实验需要设置一个不接种的对照组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D.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比细菌的数量少,所以真菌的稀释倍数要比细菌小
8.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经过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B.要控制好培养基中所需植物酵素的浓度及比例
C.为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要对外植体进行灭菌处理
D.接种外植体到培养基时,需要注意形态学方向,不可倒插
9.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下技术和相应优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微型繁殖技术——打破生殖隔离
B.单倍体育种技术——利于获得突变体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精准控制成体性状
D.植物细胞培养——不占用耕地,几乎不受季节限制
10.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用胃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
B.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细胞,可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D.动物细胞培养选用的培养材料大多是动物的受精卵
11.下列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只有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跨越种属间的生殖隔离,突破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C.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生产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D.目前科学家终于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
12.下列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各个环节,正确的顺序是
①用特定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
②从小鼠腹水获取单克隆抗体
③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
④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⑤用特定的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⑥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A.⑤③②⑥①④ B.③②①④⑥⑤
C.①⑥⑤④③② D.⑥⑤②①④③
1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刚果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B.接种前要了解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需用完全培养基接种菌液培育检测
C.鉴别培养基作用的原理是显现某微生物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微生物
D.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大
14.以下关于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都需要细胞核移植技术 B.两者均为无性生殖的产物
C.一般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试管动物与母本性状相同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15.某生物小组在初步筛选产耐高温淀粉酶分解菌时,将土壤样液接种在平板上,培养结果如图(D/d=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可取自高温热泉环境
B.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C.培养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D.菌落乙的淀粉酶活性较高
16.如图表示培养和分离某种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B.步骤②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迅速蘸取菌液后划线
C.步骤③应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步骤④恒温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
17.下列关于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箱使用前可以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B.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C.培养皿放入干热灭菌箱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D.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灭菌
18.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上海诞生。如图是克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是卵母细胞
B.重组细胞具有全能性
C.克隆猴的性状与乙相同
D.①过程运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19.如图为将胡萝卜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成试管苗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单倍体
B.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经过如图所示过程
D.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7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20.(15分)猕猴桃因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美味水果。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两个不同种培育出了更加优良的品种,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因“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用有性杂交方法很难得到可育后代,上述①~⑥培育优良品种H的过程所应用的技术是___ __、____ _技术。
(2)图中B、D是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②过程需使用___ ___酶进行处理。
(3)过程③使用的化学法包括: 融合法和_____ _____等。
(4)⑤⑥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 ,________。该过程中,植物激素中 和
是关键激素。若利用此技术生产治疗癌症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培养将进行到________(填字母编号)即可。
(5)过程③得到的两两融合的细胞有__________种,因此需要进行筛选。已知用X射线处理会使染色体受影响而导致细胞失去分裂能力;用碘乙酰胺处理会使细胞内的酶失活而抑制生长。为了能筛选到杂种细胞F,若在①过程对“中华猕猴桃”用X射线处理,需对“美味猕猴桃”用_________处理,以便最终能获得优良杂种植株H。
21. (14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酵母菌代谢类型位: (2分)。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_中。
(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____时,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改过程温度控制在 :。
(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__ _______________。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___。
(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则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研究发现,土壤中某种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分离降解石油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用的振荡培养的培养基只能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分),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
(3)若要测定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
(4)为探究石油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__ __。
(5)丙图中3号试管中样品液的稀释倍数为 倍,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数为 。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 ,
因为 。
23.(14分)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破伤风的快速检测及治疗。下图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制备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2分)。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技术手段,前一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且需置于含 的混合气体的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
(2)过程⑤所用的HAT培养基从用途上看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______ ____ __都会死亡,只有 才能生长。经过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特异抗体的细胞。
(3)过程⑥中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96孔板的细胞培养,使每孔细胞尽量只接种________个,通过培养让其增殖,然后通过ELISA法(又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____________结合的培养孔为阳性孔。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_________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东海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学分认定
生物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
1 C 2 D 3 B 4 D 5 D 6 A 7 B
8 C 9 D 10 C 11 C 12 C 13 C 14 A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15. CD 16 ABD 17 ACD 18ABD 19 BCD
20 【答案】
(1) 生殖隔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体细胞杂交
(2) 原生质体 愈伤组织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聚乙二醇(PEG) 高Ca2+—高pH融合法
(4) 脱分化 再分化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G
(5)3 碘乙酰胺
21答案
(1) 异养兼性厌氧型(2分) 细胞质基质
(2)缺少糖源 O2、糖源充足 30~35℃
(3)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18~30℃
(4)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5)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等
(6)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7)不能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会抑制醋酸菌生长
22答案
(1)只有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2分) 选择
(2)溶解氧 营养物质
(3)稀释涂布平板 血细胞计数板(或特定的细菌计数板)
(4)目的菌能分泌降解石油的蛋白质 不合理 缺少对照实验
(5)104 1.7×109
低 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23【答案】
(1) 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大量制备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95%空气加5%CO2
CO2 维持培养液的pH
(2) 选择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融合的杂交瘤 抗体检测
(3) 1 特定抗原 (破伤风类毒素)细胞培养液